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锁骨上多点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锁骨上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改良方法,评价规模化开展锁骨上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可行性。方法:自愿接受臂丛麻醉,无麻醉禁忌证的上肢手术病人586例,全部采用锁骨上多点扇形注药法,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神经阻滞效果分级,气胸、锁骨下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麻醉起效时间(5.06±0.65)min;麻醉后神经阻滞效果评级标准达Ⅰ级528例,占90.1%;Ⅱ级58例,占9.9%;Ⅲ级0例;Ⅳ级0例。其中18例(3.1%)尺神经阻滞不全,30例(5.1%)肌皮神经阻滞不全,10例(1.7%)上臂内侧神经阻滞不全。气胸发生率为0,刺破锁骨下动脉的发生率为2.6%(15例),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后遗症。结论:锁骨上扇形注药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善,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一种可行的锁骨上臂丛麻醉改良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定位技术与异感定位技术用于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拟行上臂远端、前臂和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Ⅰ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当刺激到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时分别予以阻滞;Ⅱ组采用异感定位。两组均采用垂直锁骨下入路,局麻药均为0.3%罗哌卡因。结果Ⅰ组对尺神经阻滞的有效率及麻醉成功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短于Ⅱ组(P〈0.05)。两组在实施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运动阻滞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刺激仪行锁骨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定位精确,阻滞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神经阻滞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60例年龄2~8岁择期行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A、B两组,A组用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麻醉,B组用氯胺酮麻醉。观察两组诱导和苏醒时间,诱导时是否合作,有无喉痉挛、呕吐、术中知晓、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结果与B组相比,A组诱导时依从性较好,诱导和苏醒时间较短,术中体动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低(P<0.05),呕吐和术中知晓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骶管阻滞具有麻醉诱导、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能较好的应用于小儿斜疝手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