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中国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患者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水平,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更适合中国人的诊断临界值。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所有接受肾活组织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原发病分为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组(包括特发性膜性肾病及原因未明的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和对照组(除PMN以外的其他病理类型,包括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回顾性收集和分析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入选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PMN患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模型法分析鉴别患者发生PMN的相关因素;用ROC曲线分析诊断PMN的优化临界值。结果共354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PMN组114例,对照组240例。PMN组年龄(51.7±14.1)岁,男/女比例为2.2∶1。PMN组患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6.87(1.88,57.26)RU/ml比1.43(1.20,1.62)RU/ml,P<0.001]。PMN患者血抗PLA2R抗体水平与24 h尿蛋白量(r=0.278,P=0.003)、尿红细胞(r=0.190,P=0.043)呈正相关,与血白蛋白(r=-0.149,P=0.114)、血肌酐(r=0.136,P=0.149)无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设定抗PLA2R抗体的临界值为2.28 RU/ml时,鉴别PMN与其他病理类型的灵敏度为69.3%(95%CI 60.3%~77.0%),特异度92.9%(95%CI 89.0%~95.5%),曲线下面积0.859(95%CI 0.813~0.905,明显优于临界值为20.00 RU/ml(灵敏度46.5%,特异度97.5%)及14.00 RU/ml(灵敏度53.5%,特异度97.1%)。结论下调PMN主要致病抗体抗PLA2R抗体临界值至2.28 RU/ml,可提高鉴别诊断PMN与其他病理类型的灵敏度而不显著降低特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因治疗的研究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治疗性基因定向导入体内、定位性表达、继而发挥局部特异性治疗是基因治疗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β-半乳糖苷酶基因为实验基因,对基因治疗的定向性、定位性、特异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基因定向导入定位表达的可行性,探讨一种基因定向导入局部表达治疗肾脏病的新技术。方法选用正常雄性SD大鼠15只,应用β-半乳糖苷酶基因,以脂质体为载体进行肾周脂肪囊内注射,分别在注射后12、24、36、48、72h及7天观察肾脏内的基因表达,及肾外脏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肌肉的表达情况。结果肾囊内注射β-半乳糖苷酶基因后12h可见肾脏内有半乳糖苷酶表达,表达持续存在,直至7天;全身其它脏器未见表达。基因表达仅限于肾小管内,肾小球内未见表达。结论基因定向导入肾囊内后可在肾脏组织内表达。本方法简便易行,为肾脏病的基因治疗开拓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抗凝治疗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和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二级预防,阿司匹林应用于临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已具有循证医学证据[1,2]。但阿司匹林抑制了具有胃肠道生理保护作用的环氧合酶,在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同时,会造成胃肠道黏膜的损伤[3]。在预防心血管事件中的益处被明显增加的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所抵消,即使是低剂量,阿司匹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不同病因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浆置换(PE)治疗效果及预后,以提高对这一组疾病及其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2005-2013年间收治的经过血浆置换治疗的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随访及预后等资料.结果 共22例患者,男:女比为9:13,平均年龄为33.1±13.8岁.2例为原发性TMA,病程呈良性,PE治疗效果好,长期存活率高;3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TMA,肾脏损害重,需要肾脏替代治疗,PE治疗完全缓解率及存活率为33.3%.17例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TMA,肾脏损害相对轻,均不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对PE总体反应率41.1%,完全缓解率为17.6%,但长期预后差,存活率仅为11.8%.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对原发TMA治疗效果最好;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TMA治疗效果不佳.原发者PE可作为一线治疗;对常规治疗方法无效的继发性TMA,PE可作为二线治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探讨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及1,25(OH)2D3等对FGF-23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市海淀医院MHD患者98例,对照组肾小球过滤率正常共28例,MHD患者根据血磷水平分为低磷组、血磷达标组和高磷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中1,25(OH)2D3及FGF-23的水平,测定对照组及MHD患者血中碱性磷酸酶、钙、磷水平,同时测定MHD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结果 MHD组血清1,25(OH)2D3低于对照组(P〈0.001),FGF-23高于对照组(P〈0.001);低磷组、血磷达标组和高磷组FGF-23水平无统计学差别(P=0.804),高磷组甲状旁腺激素明显高于低磷组及血磷达标组(P=0.001,0.01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1,25(OH)2D3是MHD患者FGF-23的影响因素(r=0.481,P〈0.001)。结论 MHD患者血中FGF-23水平明显升高,1,25(OH)2D3为MHD患者FGF-23升高的影响因素,血磷不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FGF-23升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