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色素染色后再行微波凝固法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以期得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前胃镜下病理证实为食管癌前病变行微波凝固法治疗119例(对照组)与2000年以来采用色素染色后行微波电烙样凝固治疗189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消退率、复发率和癌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年和2年时的复发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4年和5年时消退率、复发率和癌变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认识微波凝固法治疗前的染色定位,是食管癌前病变提高消退率、降低复发率和癌变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在食管顽固性良性狭窄扩张治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反复探条扩张治疗5次以上且扩张间隔时间少于15d的食管良性狭窄21例,内镜下扩张后进镜至病灶下缘,由下缘至上缘在多点多部位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观察注药后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平均扩张次数、扩张间隔时间、进食计分,并与注药前比较。结果与注药前比较,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后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平均扩张次数、扩张间隔时间、进食计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顽固性良性狭窄扩张治疗后行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可有效减少扩张次数,延长再狭窄时间,改善吞咽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磊  边振光  王晓健 《临床荟萃》2012,27(13):1159-1160
食管支架置入是治疗晚期食管癌、食管气管瘘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得到临床验证。其常见并发症包括胸痛、出血等,少数患者术后可引起严重的气道梗阻。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7例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术后并发气道梗阻的特点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注射氟尿嘧啶(5-Fu)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食管裂孔疝48例,注射药物前1周检测食管pH测定指数及压力指数,注射药物时通过内镜活检孔插入注射针,在食管膈裂孔压迹处、齿状线处及食管下段括约肌区环周多点注射5-Fu,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再次检测食管pH测定指数及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注射氟尿嘧啶(5-Fu)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食管裂孔疝48例,注射药物前1周检测食管pH测定指数及压力指数,注射药物时通过内镜活检孔插入注射针,在食管膈裂孔压迹处、齿状线处及食管下段括约肌区环周多点注射5-Fu,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1个月再次检测食管pH测定指数及压力指数并行胃镜检查,比较注射药物前后食管pH测定指数、食管压力指数、内镜下黏膜改变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 本组随访8~18个月.内镜黏膜下注射药物最多3个疗程,症状缓解时间0.5~1.5年.治疗后1个月食管pH测定指数及压力指数均较注射药物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见齿状线与膈食管裂孔压迹距离为(2.0±1.4)cm,与治疗前(3.3±0.8)cm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流性食管炎级别及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注射药物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及注射针处少量渗血13例,经对症处理24 h后症状消失. 结论 内镜黏膜下注射5-Fu可改善食管裂孔疝患者食管内酸性环境,降低酸暴露时间,提高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且治疗后能在短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非手术治疗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镜下不同微波热凝固法治疗疣状胃炎对胃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将410例疣状胃炎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21例)采用顶部点灼法,微波功率70 w,时间<3 s;对照组(189例)采用顶部+周边黏膜多点烧灼法,微波功率80~100 W,每次1~5 S,总时间10~20 s.治疗后2、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周治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4周治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黏膜缺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的功率及作用时间、部位均可影响胃黏膜修复.采用顶部点灼法治疗疣状胃炎症状缓解快、黏膜修复时间短,且较少遗留手术瘢痕,可达到根治病灶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色素染色后再行微波凝固法治疗食管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以期得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前胃镜下病理证实为食管癌前病变行微波凝固法治疗119例(对照组)与2000年以来采用色素染色后行微波电烙样凝固治疗189例(研究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消退率、复发率和癌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1年和2年时的复发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4年和5年时消退率、复发率和癌变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认识微波凝固法治疗前的染色定位,是食管癌前病变提高消退率、降低复发率和癌变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在食管顽固性良性狭窄扩张治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反复探条扩张治疗5次以上且扩张间隔时间少于15d的食管良性狭窄21例,内镜下扩张后进镜至病灶下缘,由下缘至上缘在多点多部位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观察注药后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平均扩张次数、扩张间隔时间、进食计分,并与注药前比较。结果与注药前比较,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后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平均扩张次数、扩张间隔时间、进食计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顽固性良性狭窄扩张治疗后行黏膜下注射曲安奈德,可有效减少扩张次数,延长再狭窄时间,改善吞咽困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ADAM-9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7例HCC组织中ADAM-9的表达情况。结果:167例HCC标本中,49例(29%)标本为ADAM-9阴性,118例(71%)标本为ADAM-9阳性;而在56例正常肝组织中间质ADAM-9的表达阳性率为3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C组织ADAM-9阳性细胞表现出典型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型表达。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DAM-9在HCC癌组织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分化程度、侵袭转移、高AFP水平和复发有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曲线显示ADAM-9阴性表达组生存率高于ADAM-9阳性表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AM-9是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ADAM-9在HCC中的过表达,对HCC的发生、侵袭转移及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