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车荣 《护理学杂志》2012,27(14):40-41
目的探讨脐带残端暴露游泳对新生儿脐部并发症和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的影响。方法将358名正常新生儿分为两组各179名,观察组新生儿游泳时脐带残端直接暴露在水中,对照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用脐贴保护。结果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脐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新生儿采用脐带残端暴露游泳法,有利于脐带早干燥、早脱落,减少脐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车荣 《中外医疗》2011,30(27):161-161
目的 探讨运用临床护理路径,从"情、理、德"上下功夫,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方法 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养.结果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护理工作系统化、人性化,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将临床护理工作做得入情、入理、入德,使医患双方、社会、政府都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体位与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方法 将604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分为2组,观察组303例,采用改进皮内注射法;对照组301例,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法.比较2组的一次进针成功率、身体晃动、标准皮丘、拔针后菌液外溢情况、结核菌素试验(PPD)阳转率及卡介苗疤痕(卡疤)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进针成功率、标准皮丘合格率、PPD阳转率及卡疤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身体晃动、拔针后菌液外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改进皮内注射法具有易固定、易进针、剂量准、减少药液外溢等优点,保证皮丘符合标准,从而提高了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PPD的阳转率和卡疤合格率,而且节省人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胶奶头应用于乳头凹陷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将102例乳头凹陷的母亲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两组产妇产前均接受凹陷乳头纠正培训、母乳喂养知识教育、产后母乳喂养具体指导等。实验组在产后的第1天使用乳胶奶头协助母乳喂养,在乳胶奶头上刺多个稍大的孔,将乳胶奶头紧贴于母亲的乳晕进行吸奶。对照组用传统方法指导母乳喂养。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达到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P<0.01)。结论:乳胶奶头是新生儿人工喂养的重要工具,对于奶头凹陷的母亲,使用乳胶奶头罩住乳房,通过婴儿吸吮乳胶乳头,由于负压作用,吸出乳汁,吸出凹陷的乳头,随着新生儿吸吮力日益加强,乳头的不断吸出吸长,新生儿出生1周左右,70%以上的新生儿可以直接吸吮母亲的乳房,1个月后,只要坚持,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绝经后取环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100例在手术前30min行双氯芬酸钠栓100mg塞肛,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1ml宫腔3ml表面麻醉后行取环术。对照组100例在手术前30min行双氯芬酸钠栓100mg塞肛,行取环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取环术中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脑综合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宫颈松弛扩张效果和取环难易程度有显著地差异(P<0.05)。结论:应用双氯芬酸钠栓100mg塞肛联合2%利多卡因宫颈宫腔表面麻醉后行取环手术,可明显减轻绝经后患者疼痛,扩张宫口,提高取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车荣 《齐鲁护理杂志》2012,(35):117-118
目的:比较Y型留置针与钢针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为妇产科产房助产士选择合适穿刺针提供依据。方法:将2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成Y型组和钢针组各100例,分别采用Y型留置针和钢针进行输液。结果:Y型组输液速度明显快于钢针组(P<0.01),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钢针组(P<0.05),输液管堵塞、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Y型组(P<0.05);钢针组操作时间上明显短于Y型组(P<0.05)。结论:根据Y型留置针和钢针的性能特点在产程中选择合适的穿刺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用于初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将21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6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产前宣教、产时激励、拉梅兹生产法、心理诱导及导乐陪伴分娩。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记录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护理干预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生理状态,可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第一、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360名足月分娩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各18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家属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结果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比较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80%;授乳技巧掌握率比较观察组为91.1%,对照组为73.3%;新生儿胎便初排时间比较观察组为(5.41±1.42)h,对照组为(8.03±3.21)h;胎便转黄时间比较观察组为(37.2±7.13)h,对照组为(48.6±8.69)h;排便次数比较观察组为(5.75±1.41)次/d,对照组为(2.24±0.89)次/d;尿布湿块数观察组为(13±2.41)块/d,对照组为(8.4±2.10)块/d;新生儿体重第1、4、7天的比较观察组分别为(3018±475)g、(2996±421)g、(3203±378)g,对照组分别为(3025±456)g、(2764±406)g、(2865±471)g;新生儿经皮胆红素值第1、4、7天的比较观察组分别为(79.87±25.12)mol/L、(186.32±72.15)mol/L、(150.04±75.78)mol/L,对照组分别为(81.45±29.7)mol/L、(230.74±60.12)mol/L、(212.55±43.65)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属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教会家属和产妇母乳喂养的知识和技巧,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车荣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12):1254-1255
目的探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体位与方法的改进及其效果。方法将604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分为2组,观察组303例,采用改进皮内注射法;对照组301例,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法。比较2组的一次进针成功率、身体晃动、标准皮丘、拔针后菌液外溢情况、结核菌素试验(PPD)阳转率及卡介苗疤痕(卡疤)合格率。结果观察组一次进针成功率、标准皮丘合格率、PPD阳转率及卡疤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身体晃动、拔针后菌液外溢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改进皮内注射法具有易固定、易进针、剂量准、减少药液外溢等优点,保证皮丘符合标准,从而提高了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PPD的阳转率和卡疤合格率,而且节省人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明确指出: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预防乙肝和结核病的重要措施.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是一项具有潜在风险的护理操作,接种前护士须履行告知义务.2008年1月开始我科自行设计新生儿首针疫苗接种告知记录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