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广建  马立人  王润田  赵黔鲁 《临床荟萃》2002,17(21):1246-1246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含量与疾病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血清TNF α含量 ,SAP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MG组血清TNF 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 (对照组 ) (P <0 .0 1) ;与对照组相比 ,MG组外周血CD3+ 细胞百分率无明显改变 ,CD4 + 细胞百分率显著性增高 ,CD8+ 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结论 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中CD4 + 和CD8+ 细胞数量有较显著变化 ,血清中TNF α含量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2.
赵黔鲁  高峰  崔冬生 《临床荟萃》2003,18(23):1346-1346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S)是睡眠疾病之一 ,以睡眠结构紊乱和反复发作低氧血症为特征 ,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OSAS的发病率非常高 ,我们临床观察OSAS患者脑血管病发生情况 ,以探讨该病发生机制。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 1998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门诊和住院诊断为OSAS患者 2 0 0例 ,根据 1995年全国第 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筛选出脑血管病患者 6 0例 ,男性4 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2 6~ 72岁 ,平均年龄 (4 6± 10 .5 )岁。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ransientisc…  相似文献   
3.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细胞株细胞数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由于具有快速简便、无同位素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试验[1] 。但不同细胞其生物学性状不同 ,所用细胞数量也应不同。我们以PC12和CHO细胞株为模型 ,于 2 0 0 3年 8— 9月对MTT比色法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寻求最佳条件。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 RPMI— 16 4 0培养基 ,DMEM培养基 ,马血清(GIBCOBRL ) ;四甲基偶氮唑盐 (AmericanBiotecholog ,MTT) ;二甲基亚砜 (SigmaDMSO) ;无水乙醇 (天津北辰骅跃化学试剂厂 ) ;十二烷基硫酸钠 (BIOMOL ,SDS) ;胎牛血清 ,新生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2012年10月至12月,对北京朝阳区劲松、南磨房、潘家园及豆各庄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87名社区医生进行自制VCI知识问卷调查,其中男性27名、女性60名,平均年龄(39±11)岁;大学、大专学历者占85%(74/87),初、中级职称者占90%(78/87),内科医师占41%(36/87)。结果87名社区医生均完成调查。对轻微及显著的神经认知障碍知晓率为39%(60/87),对各种痴呆病因的知晓率为51%(44/87)~100%(87/87),对记忆下降等认知障碍症状知晓率为79%(69/87)--99%(86/87),而对卒中首发症状为认知障碍的知晓率为54%(47/87)。在痴呆的主要诊断依据中,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7%(50/87)--97%(84/87)。对VCI患者治疗知识知晓率80%(70/87)~100%(87/87),但阿尔茨海默病和路易体痴呆早期干预不可逆转的知晓率为46%(40/87)和37%(32/87),只有36%(31/87)社区医生认为掌握认知障碍专科理论知识及诊疗技能。对血管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20%(17/87)~100%(87/87),而对多种健康宣教方式知晓率达52%(45/87)~95%(83/87)。结论社区医生对VCI相关病因、诊疗及预防等部分知识知晓率高,但客观分析表明其VCI理论知识与诊疗经验有待完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鱼藤酮致PC12细胞线粒体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鱼藤酮对体外培养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heochromaffinoma,PC12)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跨膜电位(用△Ψm表示)及超微结构的作用,以探讨鱼藤酮损害线粒体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鱼藤酮对PC12细胞ROS的影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及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0.1、1.0、2.0和3.0μmol/L浓度的鱼藤酮可诱导细胞产生ROS分别为1.55±0.17、2.16±0.10、1.77±0.20和1.40±O.12,损坏△Ψm分别为93.86±10.12、119.43±7.09、102.71±9.36和83.14±10.70,与其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中以1.0 μmol/L鱼藤酮作用最显著(P<0.01).当鱼藤酮浓度大于1.0μmol/L时,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递减.电镜下多数细胞线粒体形态异常,表现为:局部水肿、部分线粒体嵴排列紊乱、线粒体髓样变及空泡样变性等.结论鱼藤酮诱导ROS生成、损伤线粒体△Ψm及改变线粒体超微结构,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996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共收治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 10 86例 ,其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 (MOF) 146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 86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合并MOF者 146例 ,男性 89例 ,女性 5 7例 ,年龄 :6 0~ 94岁 ,平均 6 7岁 ,其中 6 0~69岁 5 1例 ,70~ 79岁 6 3例 ,80岁以上 32例。既往病史 :高血压 112例 ,冠心病 6 2例 ,慢性支气管炎 5 6例 ,肺气肿 30例 ,心肌梗死 18例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 11例 ,糖尿病 5 4例 ,复发性脑卒中 72例 ,肾脏病史 5例。无MOF者 940例 ,男性498例 ,女性 44 2例 ,年龄 34~ 5 9岁 ,…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是引起癫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可发生于卒中的任何时期 ,或作为其首发症状。我科 1992— 1999年共收治经CT、MRI证实的脑卒中住院患者 12 4 0例 ,其中 6 2例继发癫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4 2例 ,女 2 0例 ,年龄 2 9~ 87岁 ,平均 5 8.5岁。其中脑梗死 (CI) 32例 ,脑出血 (CH) 2 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9例。发病至住院时间为 30min~ 18d ,平均 9.0 1d。1.2 临床特点1.2 .1. 癫发作与病程的关系 ①癫发作为卒中首发症状 4例。②卒中后即出现癫发作 3例。③卒中后 1个月内…  相似文献   
8.
老年糖尿病性脑梗死4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近2年收治了17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其中糖尿病性脑梗死43例,现将老年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和头颅CT特点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糖尿病性脑梗死43例,男27例,女16例Z年龄60-80岁,平均672岁。空腹血糖均>7Zmmol/L。有糖尿病史34例,病史8月一12年,均为11型糖尿病;余9例系检查空腹血糖、尿糖及糖耐量试验后确诊,均符合WHO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43例中合并高血压24例,冠心病11例。另与同期收治的135例老年非糖尿病性脑梗死做比较,其中,男85例,女50例;年龄60-gi岁,平均658岁。合并高血压98例,冠心病65例…  相似文献   
9.
脑出血 (Intracerebralhemorrhage ,ICH )约占脑血管病(CVD)总数的 10 %[1] ,远不如脑梗死发病率高 (约占CVP的6 7%) [2 ] ,但是 ,ICH的病死率高 ,占CVD总病死率的 77%以上[3 ] 。ICH患者一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是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信号 ,病死率占 80 %[4 ] 。现将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7月我院收治的 42例ICH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2 7例 ,女 15例 ,年龄 44~ 80岁 ,平均 6 5岁。脑出血部位 :脑叶 10例、基底节区 17例、丘脑 8例、脑干 3例、小脑 2例、原发性脑室 …  相似文献   
10.
认知功能障碍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在众多的致病原因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其被公认是一种高度流行和可以预防的综合征[1],尽管它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但在诸多方面取得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