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海波  屠洪  赵统兵 《河北医学》2002,8(10):886-888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Ⅲ级)病人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所有病人常规应用利尿剂、ACEI、或地高辛等药物,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加用美托洛尔,从6.25mg Bid开始,2周后加量至12.5mg Bid,再2周后加量至目标剂量25mg Bid。有效定义为临床症状好转、NYHA心功能改善I级或以上。平均随访时间1年。结果:美托洛尔治疗组有效17例,有效率77.3%;对照组有效11例,有效率47.8%,两组比较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死亡率,再次入院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无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结论:美托洛尔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ACEI、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病人的临床表现和EF、E/A变化。结果应用ACEI、β受体阻滞剂后心功能不全病人的症状、体征和EF、E/A明显好转。结论长期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对老年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舒张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可延长病人的再人院时间和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他汀类药物对冠状动脉血管炎症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2个炎症因子的作用,了解其对血管炎症的影响。方法 评估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前后CRP和IL-6的变化,并分别评估高血脂和血脂正常患者CRP和IL-6的变化,以及他汀类药物对二组患者的作用。结果 使用他汀类药物后,高血脂和血脂正常患者CRP均降低,IL-6变化不大。结论 目前国内使用的他汀类药物的剂量能降低CRP,但对IL-6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氯沙坦、培哚普利及联用吲哒帕胺治疗老年 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7例老年 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氯沙坦组 (n=3 8)用氯沙坦 5 0 mg/d;培哚普利组 (n=3 9)用培哚普利4mg/d,4周后未达目标血压 (<18.7/12 k Pa)者加用吲哒帕胺 2 .5 mg/d。结果 :经 8周治疗 ,两组药物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P<0 .0 1) ,氯沙坦组达标率 86.8% ,培哚普利组达标率 87.1% (P<0 .0 5 )。氯沙坦组和培哚普利组分别有 17例和 16例加用吲哒帕胺 (P>0 .0 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氯沙坦和培哚普利治疗老年 1、2级高血压安全有效 ,与吲哒帕胺联用 ,能有效治疗氯沙坦或培哚普利单药治疗无效者  相似文献   
5.
6.
移植心冠状动脉增殖性心脏病的预防与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心脏移植患者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的发病情况。方法 对 5例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受者进行了观察。患者在心脏移植后使用祛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酯类药 ,观察心电图ST T改变、临床症状 (如胸痛等 )、血压、血糖、血脂 ,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5例患者术后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1~ 3次 ,均出现心电图多个导联T波倒置及ST段轻度下移 ,1年后ST T改变恢复正常 ,1例患者血糖长期升高 ,1例血脂升高 ,2例出现血压升高 ,冠状动脉造影均未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结论 对长期存活的心脏移植患者应注意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的预防与监测 ,定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和研究冠心病高脂血症(TG≥200ng/d1,TC≥200ug/d1)患,者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制,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制药厂生产地奥心血康胶囊100-200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用药期间禁用对血脂及血小板聚集有影响药物和其他扩冠药物。观察药物对血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应用A60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和心电机连接,描记心尖搏动图,颈动脉搏动图,心音图测定PEP、LVET、PEP/LVET之比及其他相关指标;应用上海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研制的血液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还原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由本院临床生化研究室及血脂研究室测定TG、TC载脂蛋白Ai(ApoAi)及ApoB100、ApoAi/ApoB100之比。均在服药治疗前及服药3个月以后作上述检测。结果:服药3个月后TG有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重要指数有明显好转,左室收缩功能亦有改善。结论:应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脂血症,服药3个月以后发现,本药品在调血脂治疗方面可使ApoAi水平升高,并使ApiAi/ApoB100比值升高,能降低TG水平。并可以使血液流变学发生好良好改变,治疗和预防高粘血症的发生。并观察到PEP/LVET比下和。说明改善左室收缩功能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心绞痛并有梗塞部位心电图改变,这反映梗塞区域尚有存活心肌和缺血性发作。本文旨在研究β受体阻滞剂对梗塞后早期心绞痛治疗效果。1 资料和方法患者均为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根据 WHO 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确诊急性心肌梗塞180例,排除合并左束支阻滞,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心病以及接受溶栓治疗者和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25例之外还有155例。男性106例,女性49例,平均年龄62.7±5.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平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硬化组)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血压变异性、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硬化组血压变异性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高血压组(P<0.05),2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白昼、夜间、24h舒张压标准差及收缩压标准差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9、0.468、0.712、0.746、0.554、0.597,均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密切有关,对其进行监测,能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下为一肥厚型心肌病家族的临床资料 :Ⅰ1男患 ,70岁 ,身高 1 70m ,体重6 0kg。曾发生心前区不适 ,休息后可缓解。查体 :血压 10 5 / 75mmHg(1mmHg=0 .133kPa) ,心率 6 7r/min ,胸骨左缘3~ 4肋间未闻及杂音。心电图 :左室肥厚。超声心电图 :左室收缩内径 35mm ,舒张内径 5 0mm ,左房内径 45mm ,附图 一肥厚型心肌病的系谱室间隔厚度 16mm ,左室后壁厚度 10mm ,左室流出道 19mm ,室间隔 /左室后壁为 1 6 ,无SAM现象。  Ⅱ2 为先证者 ,女患 ,40岁 ,身高 1 5 6m ,体重 5 0kg。以快速性房颤 ,心前区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