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燕茹 《大家健康》2016,(3):220-22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应用胸膜引流套件行胸腔积液引流中的作用.方法:60例应用胸膜引流套件行胸腔积液引流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冲洗管道预防堵管、减少三通开关对皮肤的压迫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发生堵管、皮肤潮红、重置管等并发症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应用胸膜引流套件行胸腔积液引流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与营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的重要原因。而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为影响ESRD患者死亡率的因素之一。因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针刺胸腔区治疗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7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共治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最大者76例,最小者34例;对照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27岁。治疗方法:治疗组:胸腔区定位:在瞳孔直上入发际处,此点与前后正中线之间,发际上下各引2cm长直线。操作:用2寸毫针,与头皮呈30°夹角刺入双侧胸腔区,每分钟捻转240-270次,持续捻转3-5分钟,间歇3-5分钟后再捻。对照组:选择安地兰0.6-08mg缓慢静脉注射(4例均在两周内未应用过洋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本文简述了内皮祖细胞在心血管疾病发生中的作用,并阐述了内皮祖细胞导致肾-心交互作用中的机制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并与肾病进展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大量研究显示,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压升高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有关.现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交感过度兴奋的产生机制及最新干预措施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普遍伴有高血压。据文献报道,高血压在不同年龄、原发病及肾脏疾病进展情况患者中的发病率不同,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医院一次性无菌物品发放和可复用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等工作,是医院感染的核心部门。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可复用器械的类型越来越复杂,对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要求更高。在基层医院的检查与督导中发现,基层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已不能适应新标准颁布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需要,因此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补气生阳: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脾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脾肺气虚则会出现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如兼中气下陷,则能导致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如气虚不能摄血,则能引起便血、崩漏。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所以可用于上述诸症,须随不同的气虚表现而相应的配伍。  相似文献   
9.
赵燕茹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1):115-115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对反流食管炎的疗效。方法:150例经内腔镜证实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用奥关拉唑20mg,每日1次。分别于疗效后2、4、6周观察反酸、烧心、反食等症状疗效,并于6周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治愈率。结果:奥美拉唑治疗2周,即可见症状明显改善,症状记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2、4、6周后,症状治疗显效率分别为53.3%,80.7%及88.0%(治疗4、6周与2周相比,P〈0.01)。治疗6周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2%。6周后Ⅰ级食管炎治愈率为97.5%,高于Ⅱ级75.0%。Ⅲ级与Ⅳ级66.7%(P〈0.05),使各级食管炎改善,即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奥美拉唑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脏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其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住院治疗的700例CKD患者的脑卒中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CKDⅠ~Ⅲ期、Ⅲ~Ⅴ期非透析患者及透析患者3组,比较其脑卒中发生率。随机选取409例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卒中发生中的作用。Spearman相关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CKD患者脑卒中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700例CKD患者中,67例(9.57%)曾经发生过≥1次脑卒中,显著高于普通人群。CKD患者脑卒中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年龄、收缩压(SBP)、C反应蛋白(CRP)、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前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DL)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脑卒中的影响因素包括SBP (β = 1.021,P = 0.042)、CRP(β = 1.008, P = 0.024)及颈动脉粥样硬化(β = 3.456,P = 0.025)。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普遍增高,且脑卒中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脑卒中史患者(80.0%比47.4%,P < 0.01)。 结论 CKD患者脑卒中发生率高,原因与高血压、炎性反应及糖脂代谢紊乱有关。CKD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这可能有助于筛查CKD患者中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