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方法 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3DCRT加HCPT全身化疗,对照组单用3DCRT。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CR+PR)分别为73.4 %,62 %(P <0.001)。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 %,26 %和54 %,22 %(P <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3DCRT可以提高肿瘤局部剂量和局控率,HCPT使放疗增敏,二者结合,是有效治疗NSCLC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颅窝手术全麻时,应用加强型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现就我院2010至2012年80例择期后颅窝肿瘤手术全麻患者,年龄22-60岁,ASA I-II级,随机分为加强型气管插管组(A)和普通气管插管组(B),每组40例,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每组的气管导管弯曲度、气管导管内吸痰的通畅度、麻醉期不同时点的气道压(Paw)、呼末二氧化碳压(PETCO2),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比较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变化,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结果两组均能完成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变化A组较B组稳定,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RETT组术中插管不易打折,可弯曲性好,A组优于B组;气管插管后,侧卧位翻身前气道压力,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侧卧位上好头架摆好体位20min后气道压力,二氧化碳分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导管内吸痰的通畅度:A组优于B组。结论后颅窝手术侧卧位全麻时,应用加强型气管插管可行有效,通气满意,安全可靠,可任意弯曲,优于普通气管插管,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肝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102例肝转移瘤患者,应用瓦里安直线加速器的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系统。6MVX线总剂量30Gy~44Cy,70%~98%等剂量线包绕临床靶体积(CTV)。分割方式4Gy~5Gy,5Cy~9Gy/次,隔日一次。结果肿瘤完全缓解率(CR率)占76.5%,部分缓解率(PR率)占12.5%,无效及不能评价占11%。6月、12月、18月生存率为93%、78.5%、64%。结论 初步认为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肝转移瘤有很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聚生联合顺铂胸腔内注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观察高聚生联合顺铂(观察组56例)与单用顺铂(对照组21例)腔内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结果胸腔积液控制有效率观察组为89.3%,对照组为42.9%;观察组治疗前后白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差异显著(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高聚生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目前理想方法之一.肿瘤防治杂志,2001,8(特)256-25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28例,既往均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模拟片,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剂量均为850 mg,1次/天,早餐后服用.采用RECIST、NCI以及CTC标准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PR、SD、PD、RR以及DC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OS和PFS相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FP阳性胃癌患者OS和PFS显著高于AFP阴性胃癌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等血液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非血液毒性,其中高血压发生率为64.3%、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8.6%,不良反应发生多为Ⅰ~Ⅱ级,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阑尾粘液腺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  男 ,5 7岁。主因间断性右下腹痛 8a,发现腹部肿块 9月于1999- 0 1- 0 7入院。患者于 8a前无诱因出现右下腹痛 ,为阵发性针刺样痛 ,伴恶心 ,非喷射样呕吐 ,为胃内容物 ,无低热、盗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手术切除 ,术中见阑尾呈红肿样改变 ,其旁见一囊性包块 ,与周围组织粘连 ,予体外引流 ,为暗红色脓液 ,抗炎治疗后痊愈出院。 7a前又出现右下腹痛 ,行 CT检查见阑尾回盲部一低密度实性肿块 ,最大截面 6 cm× 5 cm,行第 2次手术 ,术后病理为粘液腺癌 ,于 2个月后出现复发 ,行第 3次手术 ,术后每月 1次化疗 ,共 6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食管癌的分割模式及其疗效。方法将未经治疗的9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经3DCRT,前2/3疗程常规放射治疗36~40 Gy,后1/2疗程给予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LCAHR);对照组经3DCRT常规的治疗生存分析用KaplanMeier法,对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DCRT后治疗组和对比组食道癌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9.2%、68.8%、50.0%和60.4%、47.9%、2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356,P<0.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1.3%、70.8%、52.1%和72.9%、56.3%、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74,P<0.01);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8%、64.6%、45.8%和54.2%、43.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9.32,P<0.01),两组早晚期放射反应主要为放射性食管炎和肺炎,两组差异不显著。结论用3DCRT治疗食道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治疗比常规分割治疗明显提高疗效,明显改善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但远处转移是失败主要原因,尚需配合化疗等,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