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群中发现的主要弱D型——弱D15个体的分子背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中国汉族人群弱D15型个体的Rh血型系统血型血清学表型及分子背景,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检测RhD抗原弱阳性个体RhD、C、c、E、e抗原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同时检测RHD基因和RHCE基因;标本测序分析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同时通过特异性PCR技术测定RHD合子型或RHD基因数目。结果表明,血型血清学试验证实为D抗原弱阳性表型的人群中,有18例为弱D15型(占D抗原弱阳性表型56%),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分析发现其第6外显子有一处碱基突变:845G〉A,编码区序列其它部分与正常RHD序列相同;检测Rh小因子有3种表型CcEe(2例)、CcEe(2例)、ccEe(14例),分别占弱D15型的11%、11%、78%,血清学检测结果与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一致。RHD杂合性试验鉴定显示仅表型为CcEe的2例标本为纯合型RHD^+/RHD^+,提示基因型为DCe/DcE;其余为杂合型RHD^+/RHD^-,提示基因型分别是DCe/dce和DcE/dce。结论:弱D15型是中国人群中最主要的弱D型,其中大部分为杂合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非血缘关系Rh(D)抗原弱阳性个体的血清学表型及分子遗传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技术从非血缘关系随机献血者中筛检Rh(D)抗原弱阳性个体(包括弱D型、部分D型),对其进行Rh D、C、c、E、e抗原表型的检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同时检测其RHD基因和RHCE基因;测序分析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同时通过特异性PCR技术测定其RHD合子型。结果血清学试验证实为D抗原弱阳性表型的有32例个体,占无关供者人群比率为0.015%,其中18例个体为弱D15型(845G>A),1例为弱D12型(830G>A),1例为携带DEL等位基因(1227G>A)的弱D型,8例为部分D表型中的DⅥⅢ型(RHD-CE(3-6)-D),1例为部分D表型中的DⅤa(Hus)(RHD-CE(5)-D),3例标本10个外显子检测均未见异常。Rh小因子检测有3种表型CcEe(4例)、Ccee(10例)、ccEe(18例),其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测一致。RHD杂合性试验鉴定显示仅4例标本为纯合型RHD+/RHD+,其余为杂合型RHD+/RHD-。结论汉族人群D抗原弱阳性比率明显少于高加索人,汉族人群D弱表现型中,弱D15型频率最高;部分D的弱表现型中,DⅥⅢ型占主要比例。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邯郸市无偿献血的发展,提高血液资源有效利用率,对邯郸市无偿献血者中ALT不合格、HBsAg和抗-HCV阳性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正> 目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SIA)是采供血机构筛查血液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在我国,随着ELISA试剂的更新换代和不断发展,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笔者在实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发现有以菊科植物关苍术Atactilodesjaponica koidz ex kitam的干燥根茎或饮片(药材名土白术)伪充白术(Rnizoma Atracti—lcods macrocepnalae)销售药用者,现将其对比鉴别如下.  相似文献   
7.
许多国家,艾滋病(HIV)、乙肝(HBV)和丙肝(HCV)供者"窗口期"感染的危险没有被完全消除.血小板浓缩物(PCs)中的细菌污染比原认为的更常见,最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的污染.为防止输血性细菌脓毒血症,本文研究PCs用补骨脂(S-59)与UVA照射处理(PCT)灭活细菌和HIV-Ⅰ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群中首次发现1例Rh血型弱D12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鉴定1名RhD抗原弱阳性个体的血型血清学表型及分子背景。方法采用常规血型血清学技术检测Rh D、C、c、E、e抗原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SSP-PCR)方法同时检测RHD基因和RHCE基因,并测序分析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同时通过特异性PCR技术测定RHD合子型或RHD基因数目。结果血型血清学试验证实该标本为D抗原弱阳性表型,与相应Rh抗血清反应为C-c+E+e+;SSP-PCR检测显示RhCcEe基因定型结果与血型血清学完全一致,且有完整的RHD基因;但RHD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分析发现该标本的RHD第6外显子存在1处碱基突变:830G>A,编码区序列其它部分与正常RHD序列相同;RHD杂合性试验鉴定显示为RHD+/RHD-杂合型,推测该个体基因型可能为DcE/dce。结论对照国内外文献报道和GenBank记录的基因序列,该个例为在中国人群中首次发现的弱D12型。  相似文献   
9.
罕见的Lewis血型系统抗体1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献血者,男,37岁.血型初步定为"AB”型,复查时,反定型Ac、Bc、Oc均凝集.经 进一步检查,献血者DAT阴性,血清中有两种抗体存在,一种是Lewis血型系统同种抗-Le a,另一种抗体可被Le(a-b+)和Le(a+b-)细胞吸收并放散而不被Le(a -b-)细胞及自身细 胞吸收,所针对的抗原决定簇既存在于Le(a+)细胞上也存在于Le(b+)细胞上, 而不存在于L e(a-b-)细胞上,笔者认为这后一种抗体为一罕见的Lewis血型系统抗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许多国家,艾滋病(HIV)、乙肝(HBV)和丙肝(HCV)供者“窗口期”感染的危险没有被完全消除。血小板浓缩物(PCs)中的细菌污染比原认为的更常见,最常见的是表皮葡萄球菌的污染。为防止输血性细菌脓毒血症,本文研究PCs用补骨脂(S-59)与UVA照射处理(PCT)灭活细菌和HIV-Ⅰ的能力。 材料和方法 血小板浓缩物 采集正常供者的全血于CPD抗凝/的三联袋中,第一次强度离心(4,650g,10min)后,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富含血小板的BCs重55±5g仍留在原血袋中。PC由5人份BCPCs混合制备。所有的BC用PAS-Ⅲ溶液洗涤并收集在最后的BC容器中。富含血小板的上清液含近35%的血浆。 溶液的组成成分 PSA-Ⅲ由氯化钠77mmol/L、醋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