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治疗中通用型红细胞输血联合配合型输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9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通用型+交叉配血输血组、通用型+配合型输血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紧急输血,通用型+交叉配血输血组在15 min内进行通用型红细胞输血、随后进行ABO/RhD血型及交叉配血相合输血,通用型+配合型输血组在15 min以内发通用型红细胞输血、随后予ABO或RhD主要抗原相合的配合型输血。比较3组的病死率、输血有效性、输血不良反应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测阳性率。结果:通用型+配合型输血组与通用型+交叉配血输血组24 h内病死率和总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用型+配合型输血组24 h内病死率和总病死率与通用型+交叉配血输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24 h后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24 h,3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比容均高于输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输血后24 h内过敏、非溶血性发热、溶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1个月,3组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输注通用型红细胞后继续予以配合型输血,该方案有效性与安全性与传统紧急输血方案相当,但可降低24 h病死率和总病死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与维生素K拮抗剂预防骨科创伤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50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华法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利伐沙班组与华法林组在骨折术后6d开始使用利伐沙班或华法林预防性抗凝,对照组无预防性抗凝治疗.分别在干预前、干预5d、干预10 d测定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医用胶粘合外伤伤口的效果及临床适用范围.方法 对2011年1月至6月急诊科收治的外伤患者选择伤口位于暴露部位(颜面部、颈部、四肢)的单纯皮肤裂伤112例(观察组),采用清创后使用医用胶粘合,较深伤口先做皮下缝合,后用医用胶粘合皮肤裂口.并随机选取同期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及程度有可比性的患者13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清创后丝线逐层间断缝合.比较2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疤痕不明显,平整呈线样,无针眼疤痕,美观.对照组疤痕明显,有针眼疤痕.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传统缝合方法相比,医用胶粘合伤口,伤口对合严密、愈合快、疤痕小、外表美观,无须拆线,无缝线疤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创伤性软组织感染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来我院急诊科软组织创伤并发感染的情况。结果:调查病例42例,伤口愈合29例,经2次清创,再缝合,伤口愈合6例,5例患者伤口迁延不愈。有2例感染伤口系伤后16~20小时缝合,经换药愈合。伤口愈合后随访3~6月,未见有再感染、不愈者。结论:加强无菌观念,注重无菌技术与技巧,1期彻底清创是预防伤口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兰永怀  郑冰  袁生华  赵新昂  唐映利 《吉林医学》2012,33(35):7721-7722
目的:探讨应用胸部护板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多根肋骨骨折患者,40例采用胸部护板行外固定(护板组);34例采用胸带或胸带加厚棉垫加压包扎等传统外固定方法 (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指数(VAS)和住院天数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护板组患者治疗1 h后疼痛明显好转,休息时和强制性呼吸时(如咳嗽)的VAS均明显下降,强制性呼吸时VAS下降更为明显;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结论:胸部护板固定肋骨骨折区域,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新型、简便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