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索能谱CT单能量联合多模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优化下腔静脉成像的最佳方案。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4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用Revolution CT行下腔静脉CT静脉造影(CTV)检查的下腔静脉病变轻微或无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患者下腔静脉期图像重建为混合能量组图像及50、55、60、65、70 keV 5组单能量图像, 测量5组单能量图像皮下脂肪噪声以及下腔静脉各段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 并进行主观评分, 以确定最佳单能量能级。然后, 分别联合不同权重(20%、30%、40%、50%、60%、70%、80%)ASIR-V算法进行重建, 对不同ASIR-V权重组及混合能量组图像进行客观评价指标及主观评分, 以确定匹配最佳单能量能级的最佳ASIR-V权重。结果共纳入患者30例, 其中男性11例(36.7%), 年龄(55.4±8.8)岁, 体重指数为(23.2±2.8)kg/m2。各单能量组图像皮下脂肪噪声、下腔静脉各段客观评价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各客观评价指标均随能级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包括容积重建(VR)、多平面投影(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果 60例患者中28例有肺动脉病变,其中4例确诊为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附壁的和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管壁增厚、不光滑;24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管腔内附壁的和偏心性的充盈缺损.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无创性诊断肺动脉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能谱成像作为新兴的CT成像技术,凭借双能成像的特点不仅在优化影像质量方面具有极大潜力,同时相比于仅能提供物质密度形态学评估的常规单能成像,其能够进一步实现物质分离以及提供更详细的组织表征,在血管成像的质量提升、参数优化、斑块评估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就能谱CT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