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侧过度透明肺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国内仅有少数病例报告。作者遇到一例,临床及X线所见殊为典型,并已随访19个月,特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患者 李××男,30岁,因胸闷,咳嗽,憋气半年,于80年3月就诊于我院,半年前因饮酒过量,于酒后  相似文献   
2.
我院对8例前列腺增生病人行胶囊导管扩张治疗,疗效较好。一、资料与方法:8例均有排尿困难,小便次数增多,排尿无力及尿线变细,尿潴留等。尿常规正常者7例,尿白细胞( ),  相似文献   
3.
宋保华  张爱娟  赵廷常  董光 《临床荟萃》1999,14(19):906-907
烟雾病为1961年铃木先生首次描述定义Moyamoya(日语烟雾的意思),是指脑底颈内动脉分叉处明显狭窄或闭塞,致使脑底部异常血管网的形成,形同袅袅的烟雾,也可密集成堆状或不规则网状,是儿童和青壮年急性脑血管病原因之一,本文就20例烟雾病的临床与影像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表现 20例患者,男8例,女12例,年龄3~54岁,平均(29.26±15.25)岁,<20岁6例。脑实质出血3例,2例为50岁女性,皆为左顶叶出血,1男44岁为基底节出血。原发侧脑室内出血3例,年龄3、21、28岁,1例并放射冠梗塞。1例女45岁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示左大脑中动脉起始部闭塞,左前交通动脉起始部动脉瘤。皆为颅脑CT证实。13例脑梗塞,年龄4~54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15例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亢的情况,介绍了操作步骤,讨论了脾亢病人脾动脉走行的改变与超选技术,认为在超选前先做腹主A造影以明确腹腔动脉开口位置及脾动脉走行是必要的。还讨论了造影剂用量和栓塞物及脾动脉栓塞范围与反应等。  相似文献   
5.
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1动脉期见右侧子宫动脉形成环状血管网,瘤巢内毛细血管增多增粗,紊乱。并聚集成毛线团状结构(毛线团征)图2栓塞后子宫动脉远端主干闭塞,肌瘤血供消失,瘤区有碘油沉着图3动脉晚期未见右侧子宫动脉参与肌瘤供血图42月后再次出血,造影见右侧子宫动脉有大量的血管参与肌瘤供血(图  相似文献   
6.
脾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经皮导管脾动脉部分栓塞的方法,对门脉高压并脾亢、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及外伤性脾破裂进行了栓塞治疗(31例33次栓塞),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发症为16.1%,死亡率为3.3%,均较国内(30%与20%)国外(21%与15.8%)同类水平为低。该方法扩大了栓塞治疗的应用范围,达到了内科久治不愈,病情难以控制,需要外科切脾的目的,既保证了人体解剖的完整性,又保留了脾的免疫功能,具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34例绞窄性肠梗阻腹部平片的分析,并以185例其它肠梗阻及腹腔内感染的资料作对照,重点讨论①该病的平片诊断;②肠内多液量的几个值得重视的征象;③肠坏死的确定。认为腹部平片仍不失为当前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儿童白瞳症类眼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眼病中出现瞳孔白色反光者称白瞳症。这类眼病种类繁多 ,性质各异 ,治疗方法不同。仅依靠临床表现 ,有时难以鉴别 ,甚至可引起误诊。用现代影像学手段检查这类疾病较易确诊。笔者对我院近 8年所遇到的 10例白瞳症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 ,并结合临床 ,提出鉴别讨论 ,旨在提高对这类疾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材料与方法  男性 7例 ,女性 3例 ,年龄 2~ 12岁。临床表现均有患眼视力下降或失明 ,2例有眼球突出。所有患眼的瞳孔均有白色或黄白色反光 ,2例患眼瞳孔散大。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 7例 ,Coat’s病 2例 ,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殖症…  相似文献   
9.
采用经导管部分脾栓塞治疗肝硬化并发脾大、脾亢,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但其副反应及并发症多而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本文结合我院1984年11月~1987年4月应用此术对19例脾硬化并发脾亢病人的治疗,重点讨论对其副反应和并发症的防治。一: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13例,女6例;年龄9~58岁,平均30岁,均系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脾亢的患者。肝功能按Child氏分级:A  相似文献   
10.
肝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中晚期肝癌,但用肝动脉栓塞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和肝癌自发性破裂,国内报道不多见。我科用肝动脉栓塞术成功地治疗了3例肝破裂病人,现报道如下。例1,男,26岁,外伤后肝破裂合并肝内胆管断裂,行3次肝修补术,于第3次术后6天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