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五加皮抗肿瘤成分A ge蛋白在正常小鼠与荷瘤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用氯胺T法对A ge蛋白进行125I标记(形成125I-A ge),由尾iv小鼠后,于不同时间取组织和血液标本,测定放射cpm比值。以放射参与量(即脏器与血液中cpm比值)作为125I-A ge在组织中分布的依据。结果在一次性快速iv125I-A ge 2 h后,正常小鼠和荷瘤小鼠体内均以肾脏中125I-A ge的分布量最高,肝脏和肺部放射参与量也较高,与心脏、脾脏等其他脏器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尿中125I-A ge的量很高。iv同等剂量125I-A ge后,荷瘤小鼠的肾脏、肝脏和肺部组织的放射参与量比正常小鼠偏高(P<0.05)。结论五加皮A ge蛋白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于血流丰富的组织,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泄,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分析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原因及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下捕捞断裂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08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科门诊胸部X线诊断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患者11例,采用DSA下经右侧股静脉途径使用不同规格的抓捕器及导管配合捕捞断裂导管;统计静脉港植入资料分析体内导管断裂原因.结果 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发生率为0.39%,颈内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植入静脉港体内导管断裂发生率分别为0.16%、2.32%;7例锁骨下静脉港5例由导管夹闭综合征引起体内导管断裂,占71.43%.11例体内断裂导管均成功经右侧股静脉取出.结论 合理选择静脉港的植入途径,将减少体内导管断裂的发生;DSA下能及时捕捞断裂导管,快速解除断裂导管可能引发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输注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 (metallomatrix protease9,MMP-9)、金属基质蛋白酶2(metallomatrix protease2,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观察输注的血小板是否能促进晚期肺癌的转移。 方法 选取输注血小板的89例晚期肺癌患者,按照血小板输注是否有效[血小板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7.5为输注有效]分成血小板输注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2组血小板输注前及血小板输注后(12~24 h)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的变化。 结果 研究发现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为80.90%(72/89)。在血小板输注后,有效组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效组,有效组血清中MMP-9、MMP-2及VEGF水平高于血小板输注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输注有效的血小板能使晚期肺癌患者血清MMP-9、MMP-2及VEGF的水平升高,可能对肺癌的侵袭和转移有促进作用,提示在给肺癌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应该更谨慎。  相似文献   
5.
“密室逃脱”类场所作为近年来的新兴业态场所成为休闲娱乐的社交新宠。场所既受到游戏性质的影响,还和游戏规则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出现了安全管理不规范、封闭难疏散、设施不标准等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和调研结果,分析“密室逃脱”类场所消防隐患风险及原因,在消防监督执法实践过程中,为提升这类游戏场所的消防管理、火灾防控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静  单保恩  刘刚叁  陈书红  赵学涛 《肿瘤》2006,26(5):418-421,439
目的:研究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ethyl acetate extract from Cortex Periplocae,CPEAE)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CPEAE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PEAE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RT-PCR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和bax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CPEAE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作用48 h的IC50为(0.943±0.005)μg/mL。CPEAE作用48 h后MCF-7细胞发生了特征性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典型的凋亡峰,2.0μg/mL CPEAE作用72 h时细胞的凋亡率达(30.24±1.26)%。CPEAE作用后MCF-7细胞的survivin mRNA表达降低,而bax mRNA表达增加。结论:香加皮乙酸乙酯提取物(CPEAE)可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CF-7发生凋亡,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基因、上调bax基因的mRNA水平而发挥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铯137(137 Cs)辐照对库存红细胞表面分子红细胞1型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 or CD35)及 CD47分子的影响。方法采集60例健康献血者静脉血,制备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并将其分为2组各30例,未辐照组常规4℃保存,辐照组采用25Gy 137 Cs辐照后4℃保存。分别于第0、7、14、28、35天收集2mL 样本。采用直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红细胞表面分子 CD35、CD47。结果辐照组和未辐照组红细胞 CD35、CD47的表达均随着4℃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2组的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25Gy 137 Csγ射线辐照对保存期内红细胞 CD35、CD47表面分子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体外观察悬浮红细胞对异体T淋巴细胞向CD4+ CD25+ Treg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免疫磁珠法从人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CD3+T淋巴细胞,给予CD3/CD28抗体刺激,并分别与异体非去白悬浮红细胞或去白悬浮红细胞混合培养72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培养体系中CD4+ CD25+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Foxp3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4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的水平.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细胞培养液组)比较,非去白悬浮红细胞和去白悬浮红细胞组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功能基因Foxp3 mRNA表达也明显增高;1L-2和IFN-γ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减少,IL-10和TGF-β抗炎细胞因子分泌增多(P<0.01).而与去白悬浮红细胞比较,非去白悬浮红细胞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 悬浮红细胞可能通过调节促炎/抗炎细胞因子平衡诱导异体T淋巴细胞向CD4+ CD25+ Treg分化,而悬浮红细胞内残留的白细胞可能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临床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及原因。方法样本来源于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住院输血的19526例患者,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原因。结果19526例接受输血的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3例,发生率为0.32%,主要为发热和过敏反应,其中输注全血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为0.66%,其次为普通冰冻血浆(0.44%),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输血反应(χ2=8.880,P <0.05),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率比一般患者高(χ2=3.949,P <0.05)。辐照血液制品输血不良反应比未辐照发生的概率低(χ2=6.724,P <0.05)。不同类型肿瘤患者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肝癌(1.09%)、肺癌(0.51%)、泌尿系统肿瘤(0.32%)、食管癌(0.30%)、妇科肿瘤(0.27%)、胃肠肿瘤(0.17%),不同类型肿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9,P <0.01)。结论去白和辐照血液制品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尤其是放化疗肿瘤患者,应输注辐照去白悬浮红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输注的异体血小板对人肺癌细胞A549侵袭、转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 2018 年 12 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化疗科就诊输注血小板的 89 例晚期肺癌患者,实验分为 Ctrl 组(与培养液共孵育的A549细胞组)、Before组和After组(分别指与输注血小板前和后患者血浆共孵育的A549细胞组)。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与输血小板前后患者血浆共孵育的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金属基质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s)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及Vimentin,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2(VEGFR2)的表达水平。结果:After 组的 A549 细胞的划痕愈合率明显高于 Before 组及 Ctrl 组([ 73.67±2.60)% vs(58.33±2.33)%、(35.33±2.03)%,P<0.01或P<0.05],Before组与Ctrl组比较也具有显著差异(P<0.05)。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After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高于Ctrl组和Before组([ 69.67±7.84)vs(18±2.08)、(39.33±2.03)个,均P<0.01]。细胞侵袭实验显示,After组的穿膜细胞数明显高于Ctrl组和Before组([ 59.34±3.46)vs(18.34±1.56)、(37.58±2.79)个,均P<0.01]。A549细胞与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浆共孵育48 h后,MMP9、MMP2的表达均升高(P<0.05)而其抑制剂 TIMP1和TIMP2的水平均下降(P<0.01);EMT相关蛋白N-cadherin、Vimentin表达升高(P<0.05)而E-cadherin 表达降低(P<0.01);血管形成相关蛋白VEGF、VEGFR2的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输注异体血小板能促进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EMT、金属基质蛋白酶及血管生长因子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