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静脉留置针做为头皮针的替代品,目前已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由于婴幼儿的静脉相对较细,且哭闹好动、不配合,留置针置管成功后,为防止其自行拔针或玩耍时意外拉出留置针,固定留置针的敷贴外围常用弹力绷带缠绕一周,导致局部透气性降低;尤其是在夏季,患儿好动、皮肤娇嫩、易出汗,常常导致压疮发生,增加患儿的痛苦,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叶惠琴等报道创口贴预防压疮的方法,笔者采用该方法预防压疮,压疮率明显下降,但创口贴会造成局部皮肤过敏反应,导致患儿的舒适度及家长满意度降低.在排查原因后,于2013年2月开始采用水胶体敷料做为垫托预防婴幼儿留置针压疮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儿发生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8月本院小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儿87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感染组72例和未感染组802例,导尿管收集尿液行细菌培养及菌种鉴定。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cstics回归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74例留置导尿管患儿中72例发生尿路感染,感染率为8.24%,共培养出7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2例,占88.57%,革兰阳性菌7株,占10.00%,真菌感染1例,占1.43%,卡方检验和Logic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留置导尿管时间、更换导尿管次数、导尿口护理、手术治疗、进行膀胱冲洗和低蛋白血症是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儿留置导尿管发生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较多,针对导尿管尿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儿童误服中毒的现况及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策略。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某社区所属幼儿园1~7岁幼儿意外误服中毒史情况及家庭存在易引起误服中毒的高危因素。结果被调查的840名幼儿中108名(12.9%)幼儿有误服中毒史,其中1~3岁52人(占48.1%);中毒原因中家长错误给药16人(14.8%)、幼儿自行误服92人(85.2%),毒物种类以药物居多,占71.3%;中毒后经紧急处理后就医28人、立即就医58人、无处理延迟就医22人。缺乏家庭安全教育、药物未正规安全保存、化工用品未妥善放置、家长知识缺乏等是家庭中存在幼儿误服中毒高危因素。结论 1~7岁幼儿误服中毒发生率较高,应给予普及误服中毒相关预防知识及中毒后急救处理技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实施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患儿的临床处理流程及管理方法,早发现、早识别、早治疗潜在危重病患儿,从而降低患儿死亡率,减少医疗纠纷。方法 :建立儿科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流程;制定早期筛选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临床方案。结果:2010-2013年,我院实施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后,早期发现了爆发性心肌炎10例、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9例、脓毒症8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例,阻止医疗纠纷10例,发生医疗纠纷仅7起,较2006-2009年(实施前)发生的医疗纠纷减少8起,死亡人数由163例下降到118例。结论 :建立规范的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患儿的临床识别流程及管理方法,能提高急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能力,降低患儿死亡率,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