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66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翘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连翘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刘东雷,李会轻,徐绥绪沈阳药科大学中药系110015连翘属为木犀科(Oleaceae)植物,现已知有十几种,分布于世界各地(见附表).国内连翘属植物可做药用的主要为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1993~1999年武汉市儿童医院意外损伤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龄、性别住院儿童的损伤类型和损伤原冈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以1993~1999年儿童医院意外损伤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ICD9-800~959),根据ICD9划分意外损伤类型,Ecode标准区别损伤的外部原因,并运用SAS分析软件分析数据。结果7003例意外损伤住院儿童中,前网位损伤的是骨折、开放性损伤、软组织损伤和异物,分别占42.1%、14.5%、13.1%和11.0%。前网位损伤外部原因是跌落、交通运输、呼吸道梗阻和挤压/撞击,分别占50.9%、11.8%、10.4%和9.8%。意外损伤住院儿童性别比为2.1:1。骨折、开放性损伤和挫伤/挤压多发生于3岁以上年龄组,异物和烧伤多发生于1~3岁年龄组;交通运输、跌落造成的损伤多发生于6岁以上组,挤压/撞击造成的损伤多发生于3岁以上儿童,呼吸道梗阻、火灾/爆炸造成的损伤多发生于1~3岁组。结论意外损伤住院的数量逐年增加,男孩比女孩吏容易受伤。发生意外的数量、损伤的类型和损伤外部原因根据儿童年龄组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3.
无菌检查法是针对无菌或灭菌药品、原敷料及医疗器具等的无菌可靠性而建立的检查法,而无菌检测的可信度与抽样量、检查用的培养基质量、材料、操作环境、无菌技术、方法学的验证等有关。本文探讨与无菌检查法有密切直接关系的阳性对照菌种类的选择、菌量的多少、培养时间以及结果的判断,同时提出了具体改进意见,为2005版药典无菌检查法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先天缺陷常为先天性心脏病、多发畸形、智力低下及身体发育迟缓等症状,究其原因大多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21-三体、18-三体、13-三体是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居住环境污染逐日加剧,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据报道,我国每年出生唐氏综合征患儿约2.7万,平均每20min就有1例出生[1]。目前还没有治疗染色体疾病的有效方法,主要通过产前筛查结合产前诊断的方法及早发现并终止妊娠来预防该病的发生。就目前的技术,染色体异常非侵入性检查尚不能取代侵入性检查,而侵人性产前诊断技术导致流产或早产的风险约为1%[2]。因此尽可能准确地筛查高风险人群成为研究重点。目前,产前筛查按孕期分为孕早期产前筛查和孕中期产前筛查。妊娠中期血清学筛查受多种因素,尤其是标本保存时间和测定方法的影响。妊娠早期超声多指标的联合应用,可以避免测定方法的影响,又可以准确地推断孕周,同时可以对胎儿直接进行观察。这不仅大大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降低假阳性,同时可以诊断严重的胎儿畸形,并及时终止妊娠。防止染色体异常胎儿的出生,属于出生缺陷二级预防的主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1]。  相似文献   
5.
预选卫生士官只有在掌握相关的人体结构与功能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正确的战伤急救.由于预选卫生士官学兵(以下简称学兵)总体上文化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加之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具有名词多、形态描述和功能特点多的特点,因此学兵在学习时普遍存在"能听懂,记不住"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学中除了激发学兵学习兴趣和教给学兵学习方法外[1-4],坚持以教员为主导,从多角度重复,反复强化,促进了学习记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改善糖尿病肾病(DN)患者抗氧化及肾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2组均给予降糖降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氯沙坦钾片治疗,50mg,qd;治疗组给予静脉注射丹参多酚酸盐,200mg,qd,2组均治疗2周。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肾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33/45),治疗组为91.11%(41/45),2组间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肌酐(Scr)、24h尿蛋白(24h Upro)、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尿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等肾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氧化应激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显著改善DN患者氧化应激及肾功能指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李昂  贾翠 《北方药学》2018,15(7):20-21
目的: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联合多塞平对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比较组,即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和多塞平片(治疗组)和常规药物治疗组(比较组).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胸闷、心悸、气短发作次数,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胸闷、心悸治疗总有效率为90%,比较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MA评分明显低于比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联合多塞平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症状,同时缓解焦虑抑郁状态,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免疫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24例早期胃癌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各62例。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及免疫学指标采用( ±s)表示,独立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秩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7%)低于开腹组(2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 、IL-6和TNF-α值均有所升高,而腔镜组患者升高值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治疗的手术效果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适合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盐酸雷诺嗪与不同种属血浆的蛋白结合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和平衡透析法测定管状半透膜内的血浆药物浓度及管状半透膜外的缓冲液中药物浓度,并计算蛋白结合率。结果盐酸雷诺嗪在不同种属血浆(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中的蛋白结合率均大于50%,分别为:大鼠血浆:(63.43±1.9)%;人血浆:(61.58±4.1)%;牛血清白蛋白:(62.16±2.9)%。且盐酸雷诺嗪在各种属血浆中最低定量下限均为0.05 mg/L。结论盐酸雷诺嗪在不同种属血浆(大鼠血浆、人血浆和牛血清白蛋白)中的蛋白结合率及蛋白结合药物的表观最大能力均较高。随着药物血浆浓度升高,盐酸雷诺嗪结合率升高,有较强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拟用辛伐他汀干预脓毒症,观察辛伐他汀对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预后的影响,以探索辛伐他汀调节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2013年10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8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测定两组患者入院后体温,血PCT、CRP水平,白细胞计数以及28 d病死率情况;在使用辛伐他汀(40 mg/d)第10天随访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肌红蛋白(Myo),以评估辛伐他汀对相关脏器功能的影响。结果42例干预组和4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入院最高体温、合并心力衰竭、肾功能等均无显著差异。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炎症指标(PCT、CRP)在第3天开始都出现明显的下降,PCT第5天为(4.76±1.58)μg/L与(8.62±2.92)μg/L,P=0.038;第7天为(1.35±0.36)μg/L与(2.79±0.98)μg/L,P=0.017;第10天为(0.45±0.07)μg/L与(1.61±0.48)μg/L,P<0.001。CRP第3天为(81.95±7.63)mg/L与(123.17±12.29)mg/L,P=0.003;第5天为(45.12±4.17)mg/L与(67.93±7.15)mg/L,P=0.006;第7天为(21.73±2.55)mg/L与(34.72±4.81)mg/L,P=0.007等。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ALT和Myo随访数据无显著差异。结论辛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脓毒症患者的PCT、CRP等炎症指标,两组患者全因死亡率无差异,希望对临床上干预脓毒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