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 (rs-fMRI)比率低频振幅 (fALFF)检测电刺激诱发肢体持续麻木感脑功能变化情况,探讨持续性麻木脑机制。方法 对21名健康成年志愿者有无电刺激分别行静息态fMRI扫描,并要求被试对同一脉冲电刺激行麻木感强度评分。通过fALFF算法对有无电刺激脑fALFF值进行分析,并获得两者显著差异脑区,进一步将给予电刺激脑fALFF与个体麻木感强度评分作相关分析。结果 与无电刺激比较,给予电刺激fALFF值显著增强脑区:额叶内侧皮质、前扣带回、两侧颞中回、两侧颞下回和右侧颞极;显著减弱的脑区:楔前叶/后扣带回、右侧小脑。给予电刺激脑fALFF与个体麻木感评分显著正相关的脑区有楔前叶/后扣带回和左侧颞中回;显著负相关脑区有右侧额极和左侧颞下回。结论 电刺诱发肢体持续麻木感涉及感觉运动、情绪和认知功能相关脑区,且与默认网络脑区密切相关,楔前叶 /后扣带回、颞叶及额叶部分脑区与个体麻木感差异性相关,本研究为探讨麻木感相关脑机制提供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静息态fMRI(rs-fMRI)比率低频振幅(fALFF)法检测电刺激诱发肢体持续麻木感时脑功能变化,探讨持续性麻木相关脑机制。方法 对21名健康成人分别在有无电刺激条件下行rs-fMRI,嘱其对同一脉冲电刺激所致麻木感进行强度评分。以fALFF算法分析有无电刺激下rs-fMRI数据,获得存在显著差异脑区;对电刺激下脑fALFF与个体麻木感强度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电刺激下fALFF显著增强脑区包括额叶内侧皮质、前扣带回、两侧颞中回、两侧颞下回和右侧颞极(P均<0.05,FDR校正);显著减弱脑区包括楔前叶/后扣带回、右侧小脑(P均<0.05,FDR校正)。电刺激下fALFF与个体麻木感评分显著正相关脑区则包括楔前叶/后扣带回和左侧颞中回(P均<0.05,FDR校正)显著负相关脑区为右侧额极和左侧颞下回(P均<0.05,FDR校正)。结论 电刺诱发肢体持续麻木感涉及感觉运动、情绪、认知及默认网络相关脑区;楔前叶/后扣带回、颞叶及额叶部分脑区与个体麻木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