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1.
心源性猝死是临床上最危重的病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心源性猝死是西方发达国家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已成为病死率最高的疾病[1].研究显示,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最佳抢救时间为4 min内,超过6 min成功率仅为4%,然而据统计,目前120急救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约12 min,远远超过4 min内的"黄金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低于1%[2-3].在救护车赶到之前,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由第一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CPR).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其接受知识能力强,对他们进行CPR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意义深远.因此对某校在校本科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大学生对CPR的认知及需求情况,并针对当前的现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绞股蓝皂甙对D-半乳糖(D-gal)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10% D-gal,连续6 w造模.同时,各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绞股蓝(高、低剂量组).给药结束后进行水迷宫训练,24h后进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测定以及Western印迹检测ChAT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模型组ChAT活性和ChaT表达明显下降(P <0.05,P<0.01);模型组AchE活性明显升高(P<0.01).给予绞股蓝皂甙可明显改善AD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P<0.05,P<0.01),增强海马ChAT活性(P<0.01)和降低AchE活性(P<0.01),上调ChAT的表达(P<0.01).结论 绞股蓝皂甙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创造力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以及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情绪创造力与心理弹性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情绪创造力量表(EC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对23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ECI总分及准备性、新奇性两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而男生与女生GSES及CD-RISC10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I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与GSES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为0.249~0.479,P<0.01);ECI总分及准备性、有效-真诚性两个维度得分与CD-RISC10得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3,0.528,0.450,P<0.01);GSES得分与CD-RISC10得分呈正相关(r=0.548,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对情绪创造力和心理弹性有部分中介效应(⊿R2 =0.115,P<0.01).[结论]大学生的情绪创造力与其心理弹性直接相关,并通过个体拥有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间接与心理弹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护理知识和专项护理技能。它是保证护理人员在临床特定情境中顺利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临床实践能力的深层体现。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提高临床的专科护理实践和专科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的相关报道还很少,因此,本研究编制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需求问卷,并以湖南湘西地区医院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2011年6-9月,共发放问卷855份,收回有效问卷800份,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的需求研究提供工具,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峰  郭娟  谭莉明 《护理研究》2012,26(25):2331-2333
[目的]探讨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状况.[方法]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法,对山东省8所医院256名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发展及提高专项实践能力的方式进行自评调查.[结果]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自评总分80.80分±7.97分,工龄、职位、人事关系影响在职护理人员情境感知、交流沟通、操作技能,学历影响在职护理人员交流沟通、操作技能,职业选择影响在职护理人员的情境感知、知识构建、交流沟通,护理人员最希望通过专题学习和短期在职培训提高专项实践能力.[结论]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需要提高,工龄、学历、职位、人事关系、职业选择是影响专项实践能力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护理知识和专项护理技能.它是保证护理人员在临床特定情境中顺利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是临床实践能力的深层体现[1].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提高临床的专科护理实践和专科科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3].目前国内对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的相关报道还很少,因此,本研究编制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需求问卷,并以湖南湘西地区医院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2011年6~9月,共发放问卷855份,收回有效问卷800份,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的需求研究提供工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状况。[方法]采用分层便利抽样法,对山东省8所医院256名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发展及提高专项实践能力的方式进行自评调查。[结果]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自评总分80.80分±7.97分,工龄、职位、人事关系影响在职护理人员情境感知、交流沟通、操作技能,学历影响在职护理人员交流沟通、操作技能,职业选择影响在职护理人员的情境感知、知识构建、交流沟通,护理人员最希望通过专题学习和短期在职培训提高专项实践能力。[结论]在职护理人员专项实践能力需要提高,工龄、学历、职位、人事关系、职业选择是影响专项实践能力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在评价过程中的有效性,对国内外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满意度问卷在指标制定、评价实施及评价结果应用各环节的利弊;并结合我国护理管理发展现状提出病人满意度问卷在评价护理质量时要明确护理质量的内涵,理清满意度与质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统一评价标准和分析方法,加强评价实施过程的监控,认真分析影响因素,合理利用结果指导护理质量改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当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认知现状,探讨对其进行现场急救知识培训的意义和实施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40名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有关现场急救知识的问卷调查,对数据用Excel和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的合格率低,仅为11.3%,技能自评与测评存在显著性差异(表2,P<0.01),学过现场急救知识与未学过现场急救知识者,知识得分有明显差异,但总体水平不高。对现场急救知识的学习需求率高(95.8%);90.4%的大学生希望在校接受现场急救知识培训,80.8%的大学生支持小班授课。结论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普遍缺乏,建议将急救知识与技能纳入大学生课程体系,以提升这一群体的社会生存能力和其社区急救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我国公众参与社区院前急救的意识和急救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0.
谭莉明  李峰  娄凤兰 《护理研究》2011,25(32):2923-2924
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理论,并结合目前医院护理队伍的实际情况,提出将此理论运用于医院护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