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富强  谭可平  李全岳 《人民军医》2002,45(12):685-687
在西南边境自卫还击战中 ,我院收治严重腹部战伤 9例 ,经积极救治无效死亡。为探讨此类伤员的救治措施 ,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们对其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9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0~ 33岁 ,平均 2 3 4岁。腹部枪伤 5例 (盲管伤 1例 ,贯通伤 4例 ) ,炸伤 4例 (盲管伤 2例 ,贯通伤 2例 ) ,出血性休克 9例。腹腔脏器损伤情况 :小肠 6例 ,其中多处小肠穿孔 3例 ;结肠 5例 ,其中多处结肠穿孔 2例 ;肝脏 4例 ;肾脏 3例 ;十二指肠 2例 ;胃、脾、膀胱、膈肌、阑尾各 1例。1 2 初级处理 均在前线师医院或基地医院行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8年5月~2020年5月诊治的64例HBV-ACLF患者,其中33例接受PE治疗,31例接受PE序贯DPMAS治疗,观察90 d疗效。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在治疗28 d和90 d,序贯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为(119.5±19.4)μmol/L和(29.5±10.4)μmol/L,显著低于PE组【分别为(149.5±30.5)μmol/L和(52.4±15.9)μmol/L,P<0.05】;在治疗90 d,序贯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IL)-6水平分别为(12.6±3.5)mg/L、(0.5±0.2)ng/L和(13.4±2.7)n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2±3.3)mg/L、(0.7±0.4)ng/L和(18.2±3.5)ng/L,P<0.05】;在治疗90 d,序贯组生存26例(83.9%),PE组生存19例(57.6%),经Kaplan-Meier法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血浆置换序贯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HBV-ACLF患者可改善肝功能,清除血清炎症因子,提高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4月住院的55例HIV感染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率的比较选择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5例HIV感染者中,男49例,女6例,男女性别比为8.17:1;平均年龄(44.47±14.62)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5.08±17.31)d。7例无法从病史获知可能的感染HIV途径;48例患者能明确感染途径,其中41例患者本人或伴侣有冶游史,3例有静脉吸毒史,4例发病前有输血、外伤或手术史,可疑为血液途径感染。未感染组6例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组同时出现多种临床症状和阳性体征,未感染组发热、咳嗽、乏力、体重减轻、淋巴结肿大、口腔白斑的发生率均低于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LYM、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未感染组(P0.05)。44例发生机会性感染的感染者中,32例同时合并两种或以上机会性感染,仅12例发生单一机会性感染。仅有16例入院初步诊断为AIDS或HIV感染者,另39例初步诊断不准确。有13例接受了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其他患者接受针对机会性感染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为原则的综合治疗。发生机会性感染的HIV感染者有5例死亡或病情恶化,其余患者均好转出现。结论 HIV感染者男性居多,主要通过性途径感染,感染后出现的特殊症状与体征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守礁官兵患病情况及患病种类,为进一步做好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11年10月某部守礁官兵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并按照内科、外科疾病分类统计。结果:共患病5578例次,其中内科疾病5334例次,占95.55%;外科疾病248例次,占4.45%。内科疾病后送4例,外科疾病后送100例,分别占内、外科疾病的0.08%和40.32%;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某部守礁官兵内科疾病患病较多,后送较少;外科疾病患病较少,后送较多,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5.
谭可平  李孟英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684-1686
目的探讨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外周血管病变(PV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老年NAFLD合并PVD患者及35例外周血管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纳入患者PVD与年龄、性别、血压、吸烟、体质指数(BMI)、腹围、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肝纤维化BAAT评分及脂联素的相关性。结果老年NAFLD患者踝臂指数(ABI)与年龄、收缩压、CRP呈正相关,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P<0.01);血管斑块面积与年龄、低密度脂蛋白(LDL)、HOMA-IR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呈负相关(P<0.01);血管斑块厚度与年龄、收缩压、腹围、CRP、HOMA-IR呈正相关,而与HDL、脂联素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DL、CRP、脂联素是老年NAFLD患者发生PVD的危险因素。结论LDL、CRP升高及脂联素下降可能是老年NAFLD患者发生PVD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真菌感染对肝衰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感染科近5年内收治的80例肝衰竭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真菌感染对患者病情及转归的影响.观察患者真菌数量、种类及构成情况、患者真菌感染部位及构成情况及不同类型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与转归情况.结果 ①80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真菌80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2.50%(42/80)(该菌占比最大),热带假丝酵母菌占10.00%(8/80),光滑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均占7.50%(6/80),烟曲霉菌、未分类曲霉菌均占6.25%(5/80),黄曲霉菌属占5.00%(4/80),青霉菌属、毛霉菌属均占2.50%(2/80).②80株真菌中,口腔感染占43.75%(35/80),呼吸道感染占20.00%(16/80),血液感染占15.00%(12/80),肠道、泌尿道感染各占8.75%(7/80),腹腔感染占3.75%(3/80).③80例患者均给予基础肝病治疗,联合伏立康唑、氟康唑、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80例患者中,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毛霉菌属100%(2/2)、曲霉菌属57.15%(8/14)、青霉菌属50.00%(1/2)、酵母菌属(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24.19%(15/62);毛霉菌属感染者病死率最高,预后最差,酵母菌感染(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者病死率最低,预后最好;4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7.
1 病例资料患儿男性,2岁,因全身皮疹半年,反复发热、颈部肿物1个月于2003年8月31日拟行“颈部肿物活检术”入住我院外科,血常规:WBC 8.1×109/L,N 72.1%,L 21.4%,RBC 3.76×1012/L,Hb 69 g/L,PLT 436×109/L。B超:肝内弥漫性病变并肝实质性占位;肝门淋巴结肿大;门脉显示不清———门脉栓塞?胸片:两肺粟粒型肺结核伴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诊断为:Ⅱ型肺结核;右颈部、双腋窝淋巴结结核;脓疱疮,于2003年9月2日转入内科,查体:T 38.0℃,P 125次/min,贫血貌,精神差,双手指甲下淤血,全身皮肤可见大量红色丘疹,部分皮疹已结痂,头部有脓疱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冠脉病变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确诊NAFLD122例,根据超声检查脂肪变性的严重程度将人组病例分为轻、中、重3组。比较不同程度NAFID患者冠脉病变的发生情况,并分析NAFLD发生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122例中,共检出冠脉病变29例,总发生率23.8%。其中,脂肪变性轻、中、重度3组冠脉病变发生率分别为10.9%、32.5%、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冠脉病变组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谷氨酰转肽酶(γ-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非冠脉病变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hs-CRP、HOMA-IR进入以冠脉病变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P〈0.05,P〈0.01)。结论:NAFLD冠脉病变发生率较高,且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NAFLD严重程度平行,其原因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肝功能损害及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清IL-25水平与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55例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25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CD4+ T细胞计数,分析两者与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55例患者中有44例(80.00%)发生机会性致病菌感染,其中26例(47.27%)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发生机会性感染组患者血清IL-25水平较未发生感染组高[(946.45±1652.84)pg/ml vs (107.58±167.33)pg/ml,P <0.01),CD4+ T细胞计数降低[(87.54±110.60)cell/μl vs (298.60±211.91)cell/μl,P <0.05)。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组较未发生感染组患者血清IL-25增高[(1247.78±1877.48)pg/ml vs (358.09±944.31)pg/ml,P<0.05),CD4+ T细胞计数降低[(48.56±74.90)cell/μl vs (200.04±182.79)cell/μl,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25浓度、CD4+ T细胞计数分别与发生机会性感染、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呈正相关、负相关(P <0.01)。结论 IL-25可能参与HIV感染者发生机会性感染后的免疫反应,高IL-25水平可能与HIV感染者易患机会性感染、口腔念珠菌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抗病毒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收集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56例临床资料,分为抗病毒组63例(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和非抗病毒组93例,分析两组治疗效果、HBV-DNA阳性率及肝功能检查结果。结果抗病毒组总有效率(54.0%)显著高于非抗病毒组(38.7%);病死率(33.3%)显著小于非抗病毒组(52.7%);HBV-DNA阳性率(26.5%)小于非抗病毒组(50.0%);TB、ALT、AST、PT均显著低于非抗病毒组;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组有效率、病死率、HBV-DN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抗病毒联合血浆置换可显著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