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信息动态     
患者女,4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于2015年10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不畅,开始在进食干食时出现,呈进行性加重,入院时半流质饮食,病程中伴有反酸、嗳气、呃逆、胸背部及腰骶部疼痛不适、双下肢疼痛乏力.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既往史:慢性胃溃疡病史15年,10余年前行阑尾炎切除术,家族中无特殊遗传病史.体格检查:双大腿后侧可见瘀斑(患者由家属背入病房),余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2个月前胃镜检查提示胃多发性溃疡、黏膜慢性炎症、上皮样大细胞,1月前复查胃镜,胃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贲门下区低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片段(CYF211)和组织多肽抗原(TPA)与食管癌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ELISA检测该院胸外科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88例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中CEA、SCC、CYF211及TPA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上述指标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0~ⅢB期血清肿瘤标志物CEA、SCC、CYF211及TP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食管癌TNM分期等级升高而增加;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血清CEA、SCC、CYF211及TPA水平与TNM分期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CEA、SCC、CYF211、TPA水平与食管癌TNM分期均呈正相关,TPA和CYF211对食管癌诊断和TNM分期的判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围术期血浆内皮素1(ET-1)、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变化及其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收治的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29例,均行体外循环(CPB)下左房室瓣置换术,并根据SPAP分为A组(轻度PAH,n=9)、B组(中度PAH,n=13)、C组(重度PAH,n=7)。比较3组患者临床特征及麻醉诱导前(T_1)、CPB停止即刻(T_2)、术后12 h(T_3)、术后24 h(T_4)、术后48 h(T_5)、术后72 h(T_6)、术后120 h(T_7)、术后168 h(T_8)血浆ET-1、cAMP水平;T_1时血浆ET-1、cAMP水平与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SPAP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3组受试者左房室瓣狭窄情况、左心房血栓形成者所占比例及心房颤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患者T_1~T_8时血浆ET-1水平高于A组、B组,B组患者T_1、T_4~T_8时血浆ET-1水平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围术期血浆ET-1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趋势。(3)C组患者T_1~T_8时血浆cAMP水平高于A组、B组,B组患者T_1~T_8时血浆cAMP水平高于A组(P0.05);3组患者围术期血浆cAMP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_1时血浆ET-1、cAMP水平与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SPAP呈正相关(R~2分别为0.77、0.89)。结论不同SPAP风湿性左房室瓣狭窄并PA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围术期血浆ET-1水平呈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趋势,血浆cAMP水平呈现逐渐降低趋势,且麻醉诱导前血浆ET-1、cAMP水平与SPAP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至2013年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2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其中感染组患者95例,男性7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3.8±7.5)岁;对照组患者120例,男性8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61.7±6.3)岁。利用卡方检验对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吸烟史、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术前并发症进行率的比较,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卡方检验结果表明,术后肺感染组患者高龄(≥ 60岁)、肿瘤发生部位、吸烟史(≥ 20年)、手术持续时间(≥ 3 h)、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 2 h)、术前并发症(糖尿病、COPD Ⅲ级以上、低蛋白血症)的比重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 60岁(χ2 = 4.201、P = 0.04)、烟龄≥ 20年(χ2 = 11.204、P = 0.001)、病变部位(χ2 = 12.415、P = 0.000)、手术时间≥ 3 h(χ2 =4.28、P = 0.045)、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 2 h(χ2 = 4.565、P = 0.033)、术前并发糖尿病(χ2 = 7.335,P = 0.007)、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χ2 = 4.97、P = 0.026)及术前合并COPD Ⅲ级以上(χ2 = 5.225、P = 0.022)是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结论年龄≥ 60岁、烟龄≥ 20年、肿瘤发生部位、手术时间≥ 3 h、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 2 h、术前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或重度肺功能受损是食管癌切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正心脏血管内皮肉瘤是恶性心脏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心脏肿瘤的15%~35%[1],恶性程度高,预后差[2]。心脏原发性肿瘤好发于左心房,而心脏血管内皮肉瘤好发于右心房和右心室[3-4]。1病例简介患者女性,58岁,因"反复胸闷伴心悸1周于2017年4月5日入院。患者入院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闷,伴心悸,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胸部CT示:(1)左肺囊性团块状阴影;(2)心包积液;(3)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