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新技术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发展。方法利用超声造影剂微泡及其匹配成像技术,显示乳腺病灶造影灌注全过程,阐述造影过程中护理方法。结果通过105例乳腺超声造影及良好护理,对乳腺占位性疾病进行定位、定量诊断105例,受检者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由于声诺维不同于其它药物,在使用时需要护理人员认真掌握其操作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以确保医师成功完成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HER2表达与超声造影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133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定量参数、时间-强度曲线类型以及肿块增强模式;术后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HER2表达,分析HER2表达与超声造影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HER2表达与峰值时间负相关(P<0.05),与强度差值、增强强度指数、上升斜率正相关(P<0.05),与TIC曲线类型有相关性(P<0.05),与峰值强度、始增时间、增强模式无相关性(P>0.05).HER2表达“3+”组与阴性组间在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差值、增强强度指数及上升斜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3+”组在始增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差值、增强强度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超声造影各定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HER2乳腺癌时间-曲线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级别HER2表达的乳腺癌超声造影表现存在差别,表现在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差值、增强强度指数及上升斜率等定量指标上,同时也表现在肿瘤增强模式以及时间-强度曲线类型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乳腺肿块患者101例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声学定量参数,对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肿块间统计检验有差异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用Fisher判别方法建立判别函数鉴别诊断模型,检验该判别函数模型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乳腺癌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上升支斜率均高于乳腺良性肿块组(P均〈0.01);经回代性检验,建立的判别函数鉴别诊断模型在乳腺癌组判别正确率92.5%,乳腺良性肿块组判别正确率95.2%,两组合计判别正确率93.1%,交叉核实法检验总判别正确率为90.1%。结论应用判别分析法对乳腺肿块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建立的判别函数鉴别诊断模型,有助于克服判断的主观性,为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术前乳腺癌超声造影改变与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8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最大直径>2.0 cm乳腺癌病例48例,最大直径≤2.0 cm乳腺癌病例34例;所有病例均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了辩证分型,并分析各种证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本研究中,在最大直径≤2.0 cm的乳腺癌患者中,以冲任失调型及肝郁气滞型多见;最大直径>2.0 cm的乳腺癌患者以肝郁气滞型及正虚毒结型多见.乳腺癌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上升斜率、强化强度指数、时间.强度曲线类型在不同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与乳腺癌肿瘤微血管密度测定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乳腺癌超声造影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乳腺癌49例术前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定量参数,所得参数与术后病理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测得的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对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与MVD、VEGF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始增时间、峰值时间与VEGF表达负相关(P<0.05),但与MVD无相关性(P>0.05),曲线上升支斜率、平台持续时间与MVD、VEGF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超声造影峰值强度、增强强度指数与MVD、VEGF表达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定量评价肿瘤血管生成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PICC管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及渗漏引起组织坏死的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36例肿瘤患者采用PICC管(即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入化疗药物.结果 静脉炎和渗漏引起组织坏死的发生率为零,患者均可顺利进行化疗,拔管后伤口愈合好.结论 PICC管能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提出操作中选择好血管是置管成功的保证;严格无菌操作和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感染和导管堵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