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振腹法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程度的影响。方法:用高糖高脂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实验型T2DM大鼠模型,根据振动频率分为低频治疗组(300次/min)和高频治疗组(600次/min),进行6周振腹干预,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水平(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餐后2 h血糖(2h PG)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计算ISI并与对照组和模型组进行比较。结果:振腹干预6周后高频治疗组、低频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SI值上升,FBG、INS、2h PG、FF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频治疗组与高频治疗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对照组、低频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腹法可降低T2DM大鼠血清INS含量、提高ISI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FFA含量有关;对正常大鼠无此效应,认为振腹效应的产生与机体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腭鞘管后部的浅沟(以下简称后沟)在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定位腭鞘管的解剖标记作用。方法 选取20例颅骨标本,将探针置入腭鞘管以明确该管。在多层螺旋CT(MSCT)上观测腭鞘管及后沟并测量数据,并与传统方法定位腭鞘管的正确率比较。内镜下解剖颅骨和尸头的腭鞘管及后沟,进一步显示后沟的解剖标记作用。结果 颅骨后沟的出现率为100%(40/40),腭鞘管后口附近为半管状,较浅者26侧,较深者14侧;前后外观呈细管状24侧,长椭圆形凹陷状16侧。影像学上腭鞘管与硬腭的夹角为(53.14±5.48)°,后沟与硬腭的夹角为(20.9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沟法对腭鞘管的定位准确率高于传统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内镜解剖、颅骨CT图像、CT横断面上两种定位腭鞘管方法对比显示了腭鞘管与后沟的解剖关系,提示后沟在经鼻翼腭窝入路内镜手术及翼腭窝区域横断面CT中帮助定位腭鞘管的优越性和解剖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3.
谢畅  刘芳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24):3026-3029
总结1例因基因突变导致歌舞伎面谱综合征合并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患儿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选择合适的呼吸支持治疗方式,改善缺氧症状;缺氧改善后及时进行离氧训练,促进呼吸功能恢复;加强气道管理,控制肺部感染;尽早输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采用激素冲击治疗,避免药物不良反应;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促进病情恢复;开展家庭参与式护理,提高患儿出院后生活质量。经42 d的治疗及护理,患儿肺部情况好转并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颗粒酸蚀喷砂(Sandblasted/Large-grit/Acide -tched,SLA)表面处理的种植体与SLA表面喷涂钽(Ta)形成纳米复合表面的种植体对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影响。 方法 6只Beagle犬双侧前磨牙延期植入2种不同表面种植体。从左侧远中到右侧远中依次将植体记为1~6号,3、4号种植体设置非绑线的基线组,其余于基台颈部丝线结扎的方法建立犬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分别在建模后四次对植体进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I)、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 mSBI)、种植体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等临床指标测量,通过手术直观评价、显微CT扫描、组织学评价相结合观察种植体周骨缺损程度,对实验结果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 绑线的SLA组PI、mSBI、PD、垂直缺损与水平缺损深度等指标均显著高于绑线的SLA+Ta组(P<0.05);显微CT扫描和组织学评价相结合观察可见绑线的SLA组较绑线的SLA+Ta组种植体周骨缺损明显。 结论 SLA表面喷涂钽形成纳米复合表面的种植体较SLA表面处理的种植体延缓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并减轻其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内镜经口入路研究寰枢椎解剖,探索寰枢椎腹侧病灶清除、减压及临床内固定应用可行性。 方法 在5 具完整灌注尸头标本上行内镜模拟手术,并行寰枢椎CT测量。 结果 (1) 内镜经口可显露寰枢椎腹侧,包括:寰椎、枢椎椎体,寰椎前弓、侧块,齿突及两侧椎动脉;(2) 上方常规可显露至寰椎前弓上缘或斜坡下部,下方可显露至C2/3椎间盘或C3椎体上部,两侧安全边界可界定:上方为寰枢侧块关节外缘,下方为枢椎体外缘。(3) CT数据测量结果示:寰椎前弓长度(19.5±2.8)mm、寰椎前结节厚度(8.0±0.4)mm、寰椎侧块横径(左)(12.7±2.3)mm、寰椎侧块横径(右)(12.7±1.6)mm、寰椎侧块矢状径(左)(15.0±2.5)mm、寰椎侧块矢状径(右)(15.3±1.4)mm、寰椎横突孔内侧间距(47.2±1.6)mm、寰椎横突孔外侧间距(60.4±1.4)mm、齿突后倾角(10.2±1.3)°、枢椎横突孔内侧间距(29.2±1.7)mm、枢椎横突孔外侧间距(44.3±1.6)mm。 结论 内镜经口寰枢椎手术入路简单、视野清晰、操作方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符合当前临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