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采用仪器或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这两种方法能检测大多数抗生素耐药机制,但是不断增加的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MLSBi)用标准的药敏试验方法不能检测。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葡萄球菌由于核糖体靶位被修饰,影响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的活性,被称为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链阳霉素B(MLSb)交叉耐药。其编码基因是ermA或ermC。克林霉素结构型耐药可通过标准的药敏试验检测,而MLSb常规方法不能检测。将MLSb和含有msrA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区分开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5p部分三体遗传物质增加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G显带分析,同时对已报道的5p部分三体进行临床表现总结。结果患儿核型46,XX,der(6)t(5;6)(p13;q25)mat,部分三体5p13→pter来自于平衡异位的母亲。结论 5p部分三体的症状与特定染色体区域的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谢润桂 《大家健康》2013,(12):61-6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情况。但近几年来,屡屡发生得怪病无法医治的悲痛现象,社会科学医疗水平还不够,暂时还无法解决一些医学界的医治难题。但我们应尽最大可能性不要让悲剧发生,尽早的将厄运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本文就从染色体异常的遗传学出发,探讨染色体异常的临床表现并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指导优生优育,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52例21-三体综合征胎儿产前超声征像分析,探讨超声诊断胎儿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本院产前诊断中心确诊的21-三体综合征胎儿,分析其不同孕期及不同级别产前超声特点。结果本文早孕超声筛查49例,超声异常45例(91.84%,45/49),主要征像是颈项透明层增厚35例(71.43%,35/49),鼻骨发育异常28例(57.14%,28/49);中孕胎儿畸形筛查61例(包括15例同时接受早、中孕两次筛查),超声异常47例(77.05%,47/61),主要征像包括鼻骨发育异常21例(34.43%,21/61),颈项软组织厚度增厚20例(32.79%,20/61),左心室强光斑18例(29.51%,18/61),小指第二指节发育不良12例(19.67%,12/61),股骨及肱骨短小11例(18.03%,11/61),上述超声软指标可合并以下结构畸形,包括心脏畸形8例(13.11%,8/61),十二指肠梗阻4例(6.56%,6/61),颈部淋巴水囊瘤1例(1.64%,1/61)。Ⅰ级一般产前超声检查57例,超声异常6例(10.53%,6/57)。早孕筛查组超声阳性率与中孕筛查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筛查组、中孕筛查组超声阳性率分别与Ⅰ级一般超声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1-三体综合征产前超声表现以发现多发软指标为主,部分病例可合并结构畸形,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可提高21-三体胎儿诊断率,降低21-三体出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中期羊膜腔穿刺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经验。方法收集、分析孕中期羊水培养核型分析结果资料。主要的产前诊断指征包括高龄、产前血清学筛查高风险、胎儿超声检查异常等。染色体异常包括常染色体非整倍体,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及染色体结构异常。结果成功培养羊水细胞2052例,其中指征为高龄孕妇的占16.0%.血清学筛查阳性占75.0%,胎儿超声检查异常占4.5%,其它原因占4.5%。检出率最高的指征为胎儿超声检查异常。共检出75例染色体异常胎儿,其中非整倍体为51例(68.0%),染色体结构异常24例(32.0%)。结论本研究证明了羊水细胞用于诊断染色体异常胎儿的作用,其结果可用于临床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创DNA产前检测(NIPT)在诊断染色体异常中出现假阳性的原因。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做羊水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检测确定胎儿染色体正常而NIPT提示染色体异常的假阳性标本86例,在胎儿出生后同时取胎盘组织和母血进行高通量DNA测序分析。结果 86例NIPT假阳性结果中64例胎盘检测结果与NIPT结果相符,母血结果正常,NIPT假阳性来源于胎盘;12例母血检测结果与NIPT结果相符,胎盘结果正常,NIPT假阳性来源于母体;10例胎盘与母血结果均正常,NIPT假阳性来源不明。NIPT检测提示常染色体异常的病例中3.2%NIPT假阳性病例来源于母血,而性染色体异常病例中43.5%NIPT假阳性病例来源于母血。结论胎盘和母血中异常游离DNA释放入母血是NIPT假阳性的主要原因。对NIPT结果为性染色体异常病例,应排除性染色体异常源自母血的可能性。NIPT能够准确检测母血总游离DNA的剂量变化,但无法分辨游离DNA剂量变化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技术在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染色体非整倍体及亚端粒区MLPA技术,检测6例核型分析诊断为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标本。结果 6例病例经MLPA分析,均检出染色体相应区域探针信号异常,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均涉及亚端粒区。结论 MLPA技术,特别是亚端粒MLPA技术在非平衡性染色体结构异常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细胞遗传学诊断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