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OPD患者痰真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医院及华东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到78例患者,以痰真菌培养结果分组,痰真菌培养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雾化吸入史、累计口服皮质激素及皮质激素吸入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生素使用种类、使用时间、累计静脉使用皮质激素剂量和使用时间等方面差异显著(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抗生素和皮质激素使用时间长及皮质激素静脉使用剂量大是痰真菌培养阳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期大量皮质激素的使用,长期应用多种广谱抗生素是COPD患者下呼吸道真菌定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管理组给予为期1年的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只进行各项指标测定。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测定和《慢阻肺患者对疾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的问卷调查》填写。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患者FEV1/FVC、FEV1%、MVV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管理组患者认知、认可、认同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三认”教育管理可提高慢阻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改变患者对疾病不利的行为,减慢疾病发展速度、减少合并症,延长有效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生命早期不同剂量维生素D饮食对不同哮喘内型小鼠模型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2022年6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动物房饲养孕14 d的BALB/c小鼠, 子鼠出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 每组12只。维生素D充足组小鼠给予维生素D含量充足饲料, 维生素D缺乏组小鼠饲料不含有维生素D。小鼠8周龄开始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T2型哮喘模型, 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激发联合臭氧暴露建立非T2型哮喘模型, 每种模型各6只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肺组织行HE染色, 评估炎性反应评分, 并计算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密度。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和IL-17A表达水平及炎症细胞计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嗜酸粒细胞计数)。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T2型哮喘小鼠和非T2型哮喘小鼠血清25(OH)D3均明显低于维生素D充足组[(8.12 ± 1.72)μg/L比(26.63 ± 2.54)μg/L和(6.86 ± 1.65)μg/...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OPD患者并发持续喘息与痰真菌培养阳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5年1月~200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3家医院呼吸科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持续喘息组患者35例,COPD非喘息组患者43例.持续喘息组中32例(91.4%)痰真菌培养阳性,非喘息组中11例(25.6%)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细菌阳性率无显著差异(28.6%比39.5%,P>0.05).在真菌的菌种构成方面,持续喘息组32例痰真菌阳性患者中曲霉阳性12例,非喘息组11例痰真菌阳性患者中未检出曲霉,曲霉在两组中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持续喘息组抗真菌治疗后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未抗真菌治疗者(81.0%比36.4%,P<0.05).结论 COPD患者并发持续喘息与真菌,特别是曲霉在气道内定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困难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导致死亡和伤残的主要病因之一[1~3]。由于COPD的基础病理改变目前还无法纠正,因此,减轻COPD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便成为临床上治疗COPD的主要内容之一。一、呼吸困难的定义呼吸困难是用来特征性地描述呼吸难受的主观体验,这种体验由一系列程度不等并有  相似文献   
6.
探讨1例多学科诊疗模式下重度纵隔感染患者的药学实践。患者,男性,62岁,因“发热伴反复胸腹痛2周,加重2 h”入院。该患者为急诊疑难危重患者,入院后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全麻下行床旁胃镜探查术,术中发现距离门齿21 cm处出现糜烂溃疡,周围上下2个窦道,行夹闭处理。同时积极给予床边B超引导下纵隔穿刺引流并送培养,针对反复多次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给予患者多黏菌素B(首剂100 mg,维持50 mg,iv gtt,bid)联合头孢吡肟(2.0 g,iv gtt,q8h)抗感染治疗。经治疗,患者病情好转,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背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与许多潜在的病原体有关。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以及预后因素。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2008-09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完成。 对象:1999-01/2008-08所有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46例,男37例,女9例。年龄20~65岁。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起病时间、器官移植时间、症状、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情况、肺部浸润的情况、APACHE评分、是否使用机械通气、疾病的转归等。 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学诊断和病死率。②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细菌仍是最常见的病原体(35%),其他病原体依次为巨细胞病毒(15%)、真菌(11%)、结核(7%)、呼吸道病毒(4%)、卡氏肺孢子菌(2%)、以及蠊缨滴虫(2%)。12例死亡,总的病死率为26%。各病原体间病死率无显著差异。呼吸困难、APACHE II 评分、需要机械通气是影响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多种病原体参与了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包括呼吸道病毒和蠊缨滴虫,而呼吸困难、APACHE II 评分、需要机械通气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9.
钱倩  谢国钢  袁琳  金先桥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49-1650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展过程中,患者常反复急性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大多数急性加重往往发生在患者家中,而相当部分的患者发生急性加重后不立即上医院就诊,从而加剧病情恶化。呼吸康复治疗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中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大量研究证实康复治疗能改善运动耐力、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课题旨在探讨采用社区康复干预对COPD急性加重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室内环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居室内温度及相对湿度对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中度到极重度COPD患者,采用记录日记卡的形式,收集患者2005年1月~12月间每日早晚2次居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每日呼吸困难程度、痰量、痰性、咳嗽、感冒症状、咽痛、用药调整等临床事件评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将2005年同期每日室外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资料与室内资料相比较,研究室内和室外环境因素对AECOPD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最终有55例完成全部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室内温湿度对AECOPD的影响,温度和湿度最后皆入选。室内外温湿度及大气压与AECOPD均有显著关联(P均〈0.05)。在相关强度上,室内温度(r=-0.686)〉室外温度(r=-0.671),室内湿度与AECOPD呈正相关(r=0.105),而室外湿度与AECOPD呈负相关(r=-0.115),大气压与AECOPD呈正相关(r=0.545)。结论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特别是低温和高湿度对中度以上AECOPD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与室外环境相比,室内温度和湿度与AECOPD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调节室内温湿度可能有助于减少AECOPD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