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三黄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对正常大鼠的总胆汁酸代谢差异以及差异较大时间段。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三黄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灌胃正常大鼠后15 min、30 min、1 h、2 h、3 h、4 h、5 h、6 h、8 h、10 h、12 h、24 h血清总胆汁酸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进而得出药物对大鼠血清总胆汁酸(TBA)影响差异和影响较大的时间段。结果:三黄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在0~2 h和4~10 h内可降低大鼠血清总胆汁酸的含量;给药组与正常组的血清胆汁酸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0.05),给药后TBA变化较对照组平缓。结论:三黄泻心汤及其有效组分灌胃24 h内对大鼠血清总胆汁酸代谢有一定降低趋势,这为后期应用TBA评价病理模型和取血时间点的选择提供依据,并为临床研究肝胆疾病和胆汁代谢性疾病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美洲大蠊,是我国传统中药蜚蠊的基源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健脾消疳,活血通脉,利水消肿生肌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皮肤及黏膜损伤、手术后伤口创面的修复、牙周炎等;常用的代表制剂有康复新液、心脉隆注射液、肝龙胶囊、消癥益肝片等。该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角度对美洲大蠊现代药用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首次对美洲大蠊及其相关制剂质量控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美洲大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美洲大蠊,是我国传统中药蜚蠊的基源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健脾消疳,活血通脉,利水消肿生肌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多种消化道疾病、慢性心力衰竭、皮肤及黏膜损伤、手术后伤口创面的修复、牙周炎等;常用的代表制剂有康复新液、心脉隆注射液、肝龙胶囊、消癥益肝片等。该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角度对美洲大蠊现代药用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并首次对美洲大蠊及其相关制剂质量控制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针对美洲大蠊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五经配伍”是湖湘针推学术流派重要理论,主张“先辨病归经,再认穴施治”思想,利用五行制化原理,重调病变脏腑对应经络(本经),并调相关四经(子母经、克侮经),达到调控人体功能进而“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主脏责肾,与肝、心、脾相关,气血精失调为发病关键。文章基于五经配伍理论,以“责主脏、重本经”为关键点,浅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5.
“针五经,调五脏”源于湖湘针推五经配伍学术流派,是其重要的理论思想之一。本文在“针经治脏”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脏腑辨证、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对耳鸣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独辟蹊径从风火湿燥寒五气辨治耳鸣。采用针刺、艾灸等中医特定的治疗手段,针对性地刺激本经及与本经相关的其他四经的穴位,综合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从而养窍调神,聪耳止鸣,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川木香主要药效成分木香烃内酯(Cos)与去氢木香内酯(DL)共包封的聚乙二醇(PEG)化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Cos与DL共包封的PEG化长循环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处方进行优化,并对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及表面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和体外释放度进行测定。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药脂比0.14∶1、胆固醇与磷脂比0.05∶1、m PEG-2000-DSPE添加量6%、水化时间30 min、探头超声时间4 min。所得脂质体外观圆整、分散均匀,平均粒径为(104.80±2.48)nm,多分散指数(PDI)为0.245±0.031,Zeta电位(-9.70±0.23)m V,Cos包封率(91.9±2.6)%,DL的包封率(94.41±1.23)%。结论工艺和处方优化后制得外观形态良好、配伍药物包封率均较高的PEG化脂质体。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皮肤松弛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为隐性遗传或性联遗传,是极罕见的疾病。本病特征为:腹部皮肤过度松弛,呈明显皱折状,形似蛙腹。本病无特殊治疗。笔者见到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50天。于出生后发现腹部皮肤松弛。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