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腕关节活动范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6-20(平均12)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优良率91.4%。结论: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骨畸形愈合,减少腕关节的骨性关节炎和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2.
3.
【摘要】 目的: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比,研究一种减少剥离范围、保留小关节囊置入腰椎椎弓根螺钉的技术,以减少腰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损伤。方法:对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需行单节段腰椎间盘切除、椎板减压及椎间植骨融合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21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手术当日日期为单双号,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自正中口剥离至双侧小关节外侧)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PLIF)100例,B组采用新技术(自正中切口剥离至小关节突内缘,保护小关节囊)行腰椎减压融合手术(PLIF)110例,其中A组年龄为48.4±0.7岁,男56例,女44例,B组年龄为47.3±0.9岁,男63例,女4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置钉准确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A组为143±12min,B组为120±13min,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280±10ml,B组为170±7.5ml,B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引流量A组为216±10ml,B组为125±8ml,B组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置钉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平均19个月随访,A组融合率96.0%,B组融合率93.6%,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相比,保留小关节囊的改良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对椎旁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引流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骨外科收治的25例接受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进行1年随访。结果:25例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治疗后,共有2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6%,包括上消化道出血2例、电解质紊乱3例、感染12例、精神异常1例、血糖升高6例;经过相应的治疗后,所有患者并发症均消失。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采取大剂量激素治疗会引起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再经过一系列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均消失,因此该方法仍然就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中颈椎标准位K线阴性而颈椎过伸位K线阳性者与标准位K线阳性者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73例OPLL患者。根据K线情况分为标准位K线阳性组(标准位K线阳性,41例)和过伸位K线阳性组(标准位K线阴性而颈椎过伸位K线阳性,32例)。采用JOA评分评价临床功能,并计算神经功能恢复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36(23.8±5.5)个月。至末次随访,标准位K线阳性组JOA评分由术前9~13(11.4±1.7)分提高至11~17(14.8±3.6)分(P0.001),恢复率为46.7%~85.1%(60.8%±18.6%);过伸位K线阳性组JOA评分由术前8~12(10.3±1.6)分提高至11~16(13.4±2.8)分(P0.001),恢复率为36.2%~76.3%(49.1%±19.7%);两组JOA评分相似(P=0.087),但标准位K线阳性组神经功能恢复率高于过伸位K线阳性组(P=0.011)。结论对于OPLL标准位K线阴性而过伸位K线阳性患者,后路椎板成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标准位K线阳性OPLL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优于过伸位K线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6.
我科2000~2006-08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猫窄症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含量变化,探讨其对诊断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33例,根据术后有无DVT将其分为DVT组和Control组,分别于入院后1d、术后1d、7d、14d检测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B)、D-二聚体(D-dimer),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浆FIB含量在手术前后Control组和DV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均有一过性升高趋势,但术后14d降至正常;FDB手术前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trol组术前含量较低,术后同样有一过性升高趋势,术后14d逐渐降低,术后各个时间点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术前FDP含量较高,术后1d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imer术后两组含量逐渐增高,术后7d、14d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4d DVT组含量显著高于Contr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的检测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后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早期预防及治疗上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D-二聚体是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实验室无创伤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行平均18个月的随访,伤口均Ⅰ期愈合,无股骨干骨折、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术后有跛行2例,其中1例为双侧髋关节均先天发育不良,骨性关节炎较重,术后双下肢不等长,关节疼痛消失,正常工作生活恢复,满意度良好;另1例为曾行粗隆旋转接骨术,关节置换时头颈均有吸收表现,髋关节粘连严重,肢体短缩。随访髋关节功能均较大程度改善,疼痛呈完全消失显示,关节活动度在一定水平上增加,正常生活和工作得以恢复。结论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可获得较佳的近期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带锁髓内针并髂骨取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的陈旧性股骨干骨折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带锁髓内针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带锁髓内针并髂骨取骨植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的优良率75.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6%和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带锁髓内针并髂骨取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好,骨折愈合性高,并发症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