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华  何维娜  陈望  何玥  许瑞娜  杨鸿雅  李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4):3387-3387,F0003
目的 通过对丙型肝炎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抗-HCV特异性抗体;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CV-RNA,用上述3种方法同时检测206例临床诊断丙型肝炎患者(观察组)和17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中,ELISA法和胶体金法分别检出抗-HCV阳性179例和165例,阳性率分别为86.89%和80.10%;FQ-PCR法检出HCV-RNA阳性128例,阳性率为62.14%,有5例抗-HCV阴性患者HCV-RNA却为阳性.对照组中HCV-RNA均为阴性,其中7例抗-HCV阳性.结论 同步检测抗-HCV和HCV-RNA可提高肝病患者HCV感染的检出率,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制出1种包含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尿微量白蛋白(UMA)2项复合室内质量控制物,并初步评价其质量。方法收集临床肾病患者新鲜尿液,经过一定的处理,研制出1种包含尿NAG和UMA 2个项目的复合室内质量控制物;并对研制的质量控制物进行不同保存温度下的稳定性和瓶间均一性检测。结果在各保存温度下,尿NAG的稳定天数:4℃12 d,-20℃>300 d,-80℃>365 d;UMA的稳定天数:4℃27 d,-20℃>300 d,-80℃>365 d;各个保存阶段测得瓶间均一性良好。结论本次研制的尿NAG和UMA 2项复合室内质量控制物在合适的保存条件下,具备较好的稳定性与瓶间均一性,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评价尿干化学法和免疫比浊法测量尿ACR的一致性,探讨两种方法检测ACR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8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样本100例,并将50例健康体检者尿液样本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尿干化学法和免疫比浊法测量尿ACR水平,采用kappa检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计算两种方法检验ACR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一致性分析显示,kappa系数为0.752(95%CI为0.609~0.895),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尿干化学法检测ACR的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敏感度91.93%、特异度89.47%、准确度91.00%,假阳性率10.53%,假阴性率8.06%;免疫比浊法检测ACR对糖尿病肾病诊断敏感度90.32%、特异度92.11%、准确度91.00%,假阳性率7.89%,假阴性率9.68%;两种方法诊断效能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尿干化学法和免疫比浊法测量尿ACR结果具有较强一致性,二者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IgM特异性抗体(HCMV-IgM)室内质控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孕妇HCMV-IgM抗体,收集检测结果全部阴性的混合血清,一部分作为阴性质控物,另一部分按比例加入适量HCMV-IgM抗体阳性的混合血清配制成所需浓度,加入蛋白稳定剂和叠氮钠,制备出HCMV-IgM室内质控物,分别保存于室温、2~8℃、-70℃,每天各监测一次,连续监测一年,以评价其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自制的HCMV-IgM室内质控物稳定性很好,可验证检测试剂的灵敏度;阴性质控物不含HCMV-IgM抗体,可验证该检测试剂的特异性;HCMV-IgM室内质控物在室温、2~8℃和-70℃条件下,分别可稳定35天、80天和365天.结论 自制HCMV-IgM室内质控物,-70℃条件下保存稳定性最佳,能满足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的要求,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鼠杏仁核中的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HAP1(huntingtin associated protein 1,HAP1)的分布及是否与饥饿有关。方法采用半定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禁食过程小鼠杏仁核HAP1表达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禁食对杏仁核HAP1表达的影响。结果连续禁食1日、2日、3日、4日的小鼠杏仁核的HAP1含量与正常进食的小鼠相比,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其HAP1阳性细胞的表达随禁食时间的延长显著增高。结论HAP1与饥饿有关,并有可能参与了食欲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huntingtin associated protein 1,HAP1)是一种功能不明的新蛋白质,因其与引起亨廷顿病的突变亨廷顿蛋白(huntingtin)具有相互作用而得名。以前关于HAP1的研究多集中在该蛋白与亨廷顿病神经病理学关系上。我们近来得研究发现,HAP1不仅存在于神经系统内,还分布在内分泌系统。  相似文献   
10.
脑外伤患者髓鞘碱性蛋白检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脑外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及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以观察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轻、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各2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20例脑振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应急期、水肿期、功能康复期采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MB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脑脊液MBP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重型脑外伤患者在应急期和水肿期的血清、脑脊液MBP浓度高于中型脑外伤患者,更高于轻型脑外伤患者,且试验组轻、中、重型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血清、脑脊液MBP浓度还与病程密切相关,应急期、水肿期的血清、脑脊液MBP浓度均明显高于康复期,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血清、脑脊液MBP水平也与损伤类型和颅内血肿大小相关,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血清、脑脊液MBP水平高于局限性脑挫裂伤患者,更高于硬膜外血肿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脑外伤患者颅内血肿越大,MBP水平越高。结论血清、脑脊液MBP是判断脑外伤损伤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可作为脑外伤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