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洪亮  李军 《中国药房》2014,(23):2173-2175
目的:观察注射用磷酸川芎嗪对脑梗死患者梗死灶面积及神经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前瞻性随机开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川芎嗪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3,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脂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观察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177和12.872,P<0.05);治疗后两组梗死灶面积及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的大面积、小面积梗死灶改善率分别为57.1%和36.7%,高于对照组的16.7%和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5.272和11.537,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01,P<0.05)。结论:注射用磷酸川芎嗪能明显缩小脑梗死患者梗死灶面积,并能修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患肢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每日50万单位溶栓治疗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7d为1个疗程。判断效果指标症状,体征,下肢多普勒和彩色B超检查。结果痊愈16例,占36%,有效27例,占60%,总有效率96%。无一例发生出血征象。结论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施行溶栓治疗疗效好。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0.5%(g/mL)哈蟆油匀浆对NK细胞活性和增强细胞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研究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用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研究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0.5%哈蟆油匀浆30 d,对小鼠NK细胞活性无影响;能增强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即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结论:0.5%哈蟆油匀浆对NK细胞活性无影响,根据动物实验结果,成人每日服用20 mL具有增强细胞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黄甘草汤中配伍饮片生大黄或生甘草剂量改变对该复方药效组分的影响,为该复方的临床合理应用和中药药效组分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DAD同时测定不同配伍的大黄甘草汤中通便止呕的药效组分芦荟大黄素-甘草酸-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波长254 nm),甘草苷-甘草素(波长276 nm),番泻苷B-番泻苷A-异甘草苷-异甘草素(波长360 nm)的含量。结果:大黄甘草汤中生大黄(或生甘草)配伍剂量增加时,生甘草(或生大黄)药效组分均逐渐降低。当大黄与甘草配伍剂量为经方比例12 g/3 g时,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和甘草酸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 258.03±35.52),(115.26±7.88),(246.09±4.02),(15.41±0.20),(1 823.44±23.44)μg·g~(-1);番泻苷B,番泻苷A,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质量分数依次为(124.51±0.60),(189.91±7.04),(214.03±6.08),(1 110.60±24.36),(193.83±0.95),(133.21±3.28),(51.26±1.00)μg·g~(-1)。结论:配伍剂量改变时,大黄甘草汤药效组分的溶出量与经方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其功效随配伍剂量的不同而变化。生大黄(生甘草)的配伍剂量改变对甘草(大黄)、其自身及大黄甘草汤药效组分总量均有显著影响。生甘草配伍剂量对大黄甘草汤药效组分的影响强于生大黄。  相似文献   
5.
<正> 据国内外大量人口资料报道,老年人(65岁以上)约占人口总数的10%,而且有日益增多趋势,由于年老体弱多病,其医药费占总费用的23%,治疗时用药品种亦较多,约有1/4老年病人同时服用4-6种药物,因此其副作用发生率也较大,很多药物老年人比青年人更易引起副作用。经临床研究表明,其副作用的发生大多属于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原因,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因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钛质滤器Trap Ease Filter(REF)15例,其中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3例,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12例,全部滤器经股静脉穿刺置入,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腔静脉内。随访3—19个月。结果本组15例患者滤器成功置入,临时性滤器体内置放两周后取出,未发现滤器移位和相关并发症,无肺动脉栓塞发生。结论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三组:胺碘酮组(口服胺碘酮)、倍他乐克组(口服倍他乐克)和联合用药组(同时口服胺碘酮和倍他乐克)。根据治疗前后1周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评价三组疗效,统计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QTd值变化情况和的疗效评价结果。结果治疗前三组QTd值无差异,治疗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用药组的QTd值和改善值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和倍他乐克组;小剂量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用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胺碘酮组的77.78%和倍他乐克组的80.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和倍他乐克两药合用的药效明显大于单独用药,这对于临床治疗肥厚型心肌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归寄生注射液穴位封闭治疗腰腿痛40例莱芜市康复医院(271100)许登泉莱芜市人民医院(271100)许洪亮关键词腰腿痛,穴位封闭,当归寄生注射液,肾俞,环跳笔者自1994年3月~1995年4月用当归寄生注射液行肾俞、环跳穴位封闭治疗腰腿痛患者40...  相似文献   
9.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优化,医院团组织建设的环境、任务、内容发生了新的变化,团员青年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作用,成为各级团组织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中,医生护士党员要发挥五种表率作用。 1在业务学习上做典范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医务人员身上再除当不过。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