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
Lamin A是细胞核内重要的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LMNA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lamin A蛋白质的形态、结构;LMNA基因不同位点的突变和缺失时机体产生的不同疾病;核纤层蛋白lamin A参与成肌细胞的分化作用功能;Caspase-6可促进核纤层蛋白lamin A的裂解以及NFAT5可能促进lamin A的表达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运动与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不习惯运动尤其是离心运动导致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通常称之为运动性肌肉微损伤(exercise-inducedmuscle damage,EIMD)[1-5]。运动性骨骼肌结构变化具有延迟性特点,运动后即刻结构变化程度较小,运动后24~72h变化程度逐渐加剧,5~7天恢复正常。以上现象普遍认为是由损伤诱发炎症变化所致[1,6-9]。伴随着骨骼  相似文献   
3.
LaminA是细胞卡受内霞要的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LMNA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aminA蛋白质的形态、结构;LMNA基㈥不同协点的突变和缺失时机体产生的不同疾病;核纤层蛋白laminA参与成肌细咆的分化作刷功能;Caspase-6可促进核纤层蛋白laminA的裂解以及NFAT5可能促进laminA的表达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期离心运动和针刺干预后大鼠骨骼肌纤维化的情况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通路的变化,探讨针刺干预在运动导致骨骼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运动组和针刺组,每组10只.运动组和针刺组大鼠进行3周离心跑台运动,建立大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在调整训练周期中不同阶段细胞和分子免疫状态。方法:13名国家队男子排球运动员,于国内排球联赛结束后立即参加为期2个月的奥运会预选赛准备性训练(调整训练)。分别于调整训练前期、中期、后期测定运动员血清CK、BUN水平,外周血CD3+、CD4+、CD8+、CD14+以及IL-2、IL-4、IL-10、IFN-γ的mRNA。结果:中期与前期相比,CK显著升高,而BUN无显著变化,后期与中期相比,CK、BUN均显著下降;后期与前期相比,CD3+、CD4+、CD8+含量及CD4+/CD8+均无显著性变化,而CD14+显著下降。中期与前期相比,IL-2mR-NA有所增加,后期与前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中期与前期相比,IFN-γ mRNA无显著性变化,但后期与中期相比有所增加(P=0.08);中期与前期相比,IL-4 mRNA显著下降,后期与前期相比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意义;中期、后期与前期相比,IL-10 mRNA均显著增加;中期、后期与前期相比,IFN-γ mRNA/IL-4 mRNA均显著增加。结论: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调整训练期间,免疫机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和提高。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较T细胞亚群对训练更为敏感,有可能用于运动员免疫机能的监控。  相似文献   
6.
Lamin A是细胞核内重要的骨架蛋白,对维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LMNA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lamin A蛋白质的形态、结构;LMNA基因不同位点的突变和缺失时机体产生的不同疾病:核纤层蛋白lamin A参与成肌细胞的分化作用功能:Caspase-6可促进核纤层蛋白lamin A的裂解以及NFAT5可能促进lamin A的表达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次大强度运动对骨骼肌收缩蛋白降解和26S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安静对照组、运动0.5小时组、运动1小时组、运动1小时后1小时组、运动1小时后2小时组、运动1小时后6小时组,每组6只。运动方式采用一次大强度跑台运动,速度为25m/min,坡度为5%,运动时间分别为0.5小时和1小时。运动后按每组规定时间取材大鼠腓肠肌,观察其3-甲基组氨基酸(3-MH)含量、26S蛋白酶体活性和26S蛋白酶体C2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运动(0.5小时和1小时)后即刻和运动1小时后6小时大鼠腓肠肌3-MH含量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其中运动0.5小时即刻值最高。(2)运动0.5小时即刻、运动1小时后6小时大鼠腓肠肌26S蛋白酶体活性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3)运动1小时后6小时大鼠腓肠肌26S蛋白酶体C2亚基mRNA表达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1),其它时间点却低于安静对照组。结论:运动后26S蛋白酶体活性增高可能促使骨骼肌收缩蛋白降解增强,其活性受亚基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然恢复和离心运动恢复等再负荷方式对废用性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及类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部悬吊模型。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部悬吊组(TS),悬吊14天后解悬吊自然恢复组(NR)和悬吊14天后离心运动恢复组(ER),每组6只。离心运动为每天下坡跑1h,坡度-5%,跑速16 m/min,共2周。取大鼠腓肠肌进行异染性染料ATPase染色,计算腓肠肌纤维组成百分比和肌纤维横截面积(CSA)。结果:(1)TS组大鼠腓肠肌I型%和IIa%显著低于CON组(P<0.01),IIb%显著高于CON组(P<0.01);TS组Ⅰ型肌纤维CSA较CON组减少42.2%(P<0.01),Ⅱa型肌纤维CSA减少30.0%,Ⅱb型肌纤维CSA减少了17.9%(P<0.01)。(2)NR组I%与CON组无显著差异,IIa型和IIb型肌纤维CSA与CON组无显著差异。(3)ER组I%、IIa%和IIb%和横截面积均与CON组无显著性差异。(4)ER组与NR组相比,I%无显著性差异,IIa%高12.54%(P<0.01),IIb%低14.63%(P<0.01);ER组Ⅰ型肌纤维CSA为NR组的1.18倍(P<0.01),两组Ⅱa和Ⅱb型肌纤维CSA则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尾部悬吊造成骨骼肌废用性肌萎缩,与自然恢复相比,离心运动能较好地使废用性萎缩骨骼肌的面积和肌纤维组成百分比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