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同时HBV-DNA阳性(双阳性)母亲经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所产婴幼儿的免疫效果及注射HBIG方法不同对双阳性孕妇的HBV宫内感染阻断作用.方法 将228例双阳性孕妇分为4组:A组于妊娠26周、30周和34周时分别肌肉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20 μg,共3次;B组于妊娠26周、30周和34周时分别肌肉注射HBIG 200 U,共3次;C组于妊娠26周、30周和34周时分别肌肉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20 μg,共3次,同时于妊娠28周、32周和36周时分别肌肉注射HBIG 200 U,共3次;D组(对照组)孕期未进行任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4组新生儿均于出生后6 h内和2周注射HBIG 200 U,满月起按l、2、7月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随访.结果 A、B、C、D 4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7.8%、14.0%、7.7%、29.0%,A、B、C组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在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及12个月时均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在出生后12个月时分别为86.3%、82.0%、89.2%和62.9%,而A、B、C组的抗-HBs阳性率在出生后6个月及12个月均高于D组(P<0.05).4组新生儿出生时抗-HBs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HBsAg伴HBV-DNA双阳性孕妇,选择注射乙肝疫苗、HBIG或乙肝疫苗联合HBIG注射能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对Ⅰb型慢性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IL-10、IL-12水平的影响,分析IL-10、IL-12水平变化与病毒学应答结果之间的相关程度,探讨IL-10、IL-12作为抗病毒疗效评价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选取血清HCV-RNA阳性的Ib型慢性丙肝患者60例,依据病毒载量将其分为3组,低病毒载量组(1.0×103IU/ml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乙肝病毒携带者25例、急性乙肝患者26例、慢性乙肝患者38例,26例正常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 CD25 Tr表达水平;用PCR法检测患者HBV DNA载量.结果 乙肝病毒携带者组与慢性乙肝患者组CD4 CD25 Tr水平(9.93±3.51,11.21±3.29)明显高于对照组(8.12±2.80)(P<0.01或0.05),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持续性HBV感染者CD4 CD25 Tr表达增加,提示CD4 CD25 Tr在慢性乙型肝炎中担负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抑制HBV感染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与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发热待查1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爱琴  季榕  田群  王黎 《农垦医学》2002,24(4):280-281
原因不明的发热一直是临床诊断难题之一。本文分析的 133例为 198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间住院病例 ,其体温数次在 38.5℃以上 ,整个病程超过 2周 ,经完整的病史询问 ,详尽的物理检查及常规辅助检查 (如血、尿、便三大常规 ,胸透等 )以及使用过镇痛退热药和有关抗生素治疗尚未明确诊断者。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33例中男 71例 ,女 6 2例 ,年龄在 3~ 70岁之间 ,平均 2 9.2 1岁 ,其中 (10岁 9例 ,10~ 19岁 2 7例 ,2 0~ 39岁 6 2例 ,4 0~ 5 9岁 2 9例 ,6 0岁 6例 )。热程15天~ 10个月 ,平均 32 .2 5天。热程 2~ 3周 38例 ,3~ 4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耐药慢乙肝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胸腺肽治疗前后外周血IL-10和IL-18的变化。方法:选择拉米夫定耐药慢乙肝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单独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d,连用24周)治疗的患者为作对照组20例,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d,连用24周)联合胸腺肽(15 mg∕d,连用24周)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及24周时,检测IL-10、IL-18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及HBV DNA阴转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肝功能复常情况在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时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12周及24周时IL-10、IL-1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IL-18水平在治疗12周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乙肝患者有助于缩短肝功能复常时间;治疗前后IL-18、IL-10的变化可用于评价抗病毒疗效及机体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6.
季榕  詹爱琴  张经济 《新疆医学》2006,36(3):186-188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十余年来,我国在传染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传染性比较强、能够引起大规模流行的疾病有的被消灭(如天花),有的已基本控制(如鼠疫、霍乱),有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目前,仍在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传染病以病毒性肝炎为首及一些新发传染病。本文通过下列一组资料,以了解其变迁规律,从而提高对传染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同时HBV-DNA阳性母亲经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后所产婴幼儿的免疫效果。研究不同方法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HB-sAg伴HBV-DNA双阳性孕妇的乙肝病毒(HBV)宫内感染阻断作用。方法:将163例双阳性孕妇分为A、B、C3组:A组(51例)与B组(50例)孕妇于妊娠26周、30周和34周时分别肌肉注射HBIG200IU,共3次;C组为对照组(62例),孕期未进行任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出生后A组所有新生儿于出生6h内和生后2周注射HBIG200IU,满月起按l、2、7月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随访;B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6h内接种乙肝疫苗,以后按1、6月龄分别接种乙肝疫苗。结果:3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7.8%,14.0%,29.0%,P〈0.05;新生儿HBsAg阳性例率在出生时、6月、12月时,A、B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Bs阳性率在6月、12月时,A、B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HBsAg伴HBV-DNA双阳性孕妇,选择注射HBIG能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HBV感染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的表达水平,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度、中度及重度外周血中CD4+CD25+Tr表达水平, 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IL-10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特征及病程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112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分析其差异及意义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外周血CIM T细胞、CD8 T细胞百分比及CD4 T/CD8 T较急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HBV-DNA阳性组、HBeAg 阳性组外周血CD4 T细胞、CD8 T细胞百分比及CD4 T/CD8 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HBV感染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乙肝病毒感染的慢性化及肝病的临床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疆布鲁菌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做到早期预防。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9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布鲁菌病患者121例,分析入选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情况。结果 确诊为急性期布鲁菌病的121例患者中,男性92例(76.03%),女性29例(23.97%),男、女性别比为3.14∶1.00。病例平均年龄为(44.52±11.78)岁,发病时间主要在4—6月,主要职业是农民,其次是牛羊养殖户,明确与牛羊有接触者79例(65.29%)。发热时间最短为7 d,最长的间断发热3个多月,以下午、夜间明显,低热37.3 ℃~<38.0 ℃ 24例(19.83%),中度热38.0 ℃~<39.0 ℃ 52例(42.98%),≥39.0 ℃者29例(23.97%),无发热者16例(13.22%)。部分患者出现畏寒、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多汗等症状。患者中WBC正常73例(60.33%),WBC增多30例(24.79%),WBC减少18例(14.88%),hsPCR增高82例(67.77%),PCT增高63例(52.07%),ALT增高51例(42.15%),AST增高47例(38.84%),AKP增高38例(31.04%),γ-GT增高45例(37.19%),HB降低13例(10.74%),PLT减少16例(13.22%),ESR增高83例(68.60%)。主要并发症有骨关节炎41例(33.88%),睾丸炎或附睾炎6例(4.96%),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5例(4.13%),心内膜炎或心包炎3例(2.48%)。121例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随访无复发。结论 急性布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是与牛羊有直接接触的农民,主要症状是发热,经过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