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献血者梅毒ELISA和TRUST检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诊断梅毒的可靠性。方法分别平行使用TP—ELISA和TRUST(或TP—EuSA)筛查无偿献血者,任何一种试剂检测出阳性标本,均用TP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比较ELISA和TRUST及TPPA之间敏感性的差异,计算不同方法假阳性和阴性比率。结果总共检测94770例无偿献血者,其中第一批47803名献血者分别用TP—ELISA和TRUST检测,第二批46967名献血者分别用两个厂家TP—ELISA检测,结果第一批标本检出阳性242份,其中TRUST和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0.18%(87/47803)、0.49%(233/47803).第二批标本检出阳性284份,两个厂家TP—ELISA阳性率分别为0.57%(269/46967)、0.55%(260/46967),TP—ELISA敏感性明显超过TPPA和TRUST(P〈0.01),国内两个厂家TP—ELISA无显著性差异(P〉0.05),若以TPPA为确认试验,TP—ELISA敏感性明显超过TRUST,TRUST假阴性高达59.5%,TP—ELISA假阴性仅有0%~2.7%,假阳性率0.06%~0.1%,灵敏度97.3%~100%。结论TRUST敏感性低,为提高TP筛查的敏感性,对献血者梅毒初检和复检,或者临床梅毒的筛查时,应应用TP—ELISA。  相似文献   
2.
献血人群中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我国解放初期通过政府干预使包括该病在内的多种性病得到了全面控制,但近年来性病流行呈上升趋势,梅毒患者也日渐增加。为了解献血者中梅毒感染状况,本文总结并分析了广东省中山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近几年在献血者中的梅毒筛查结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中山地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在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16年3-12月40 874份在中山地区无偿献血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进行HTLV抗体筛查,筛查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双孔复查,复查仍阳性的标本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检测阳性的标本使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B)进行确证,确证阳性的视为感染。结果中山地区40 874份无偿献血者中HTLV抗体ELISA检测阳性21例,ELISA检测阳性率为0.05%,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5例,WB确证阳性1例,感染率为0.002 4%。结论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降低输血感染HTLV,有必要对中山地区的初次献血者进行HTLV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核酸检测结果。方法选择中山市中心血站2011年1月—2016年12月检测标本274 644份作为研究对象,标本采集完成后常规血清分离完毕后,采用ELISA测定标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梅毒TP等情况;排除ELI‐SA有反应性的标本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的标本后,再做核酸检测,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在无偿献血者中的检测效果。结果 274 644份标本均完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CV检查中共有353份对两家试剂阳性,阳性率为0.13%。核酸检测结果显示:HBV异常142份,占0.05%,HCV异常3份0.001 2%及HIV1例,占0.000 4%;无偿献血者HBV检测异常率为0.13%、HCV异常率为0.002 7%,均低于ELISA异常率0.72%及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及核酸用于无偿献血者血液病原体测定中各有优缺点,二者结合有助于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