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报告96例EHF患者的319次ECG检查结果,提示:①EHF患者ECG异常改变非常普遍,尤以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和多尿期最为突出;②ECG异常改变类型多达22种,并以各种心律失常为多见;③ECG异常改变与EHF的病情严重程度、年龄及性别等因素相关。同时,对其有关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病毒唑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心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对近二年收治的10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24h 内首次记录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改变者91例,异常率83.5%.其中心律失常与 ST-T 改变在心电图改变中同居首位,彼此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律失常中以激励起源异常占优势,占心律失常的85.5%,其中主动性房性心律失常最为突出。本文讨论了急性脑血管病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左心室收缩时,心尖向外顶撞一定部位的胸壁(一般在左侧第五肋间)引起胸壁的振动,称为心尖搏动。记录其图形,即为心尖搏动图(ACG)。此图不反映心尖搏动本身,而是左室流出道前壁心肌运动的记录。有人认为ACG是在体表反映了左心室造影的图象。利用多道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心音图、心电图、颈动脉搏动图及心尖搏动图并分析其间的时间关系(STI)可作为心室功能的非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体外反搏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按临床诊断标准收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 86例 ,平均年龄 5 2 .3岁 ,对照组为 60例年龄相近的健康人 ,采用EME 40 40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 ,对患病组和对照组 ,以及患病组治疗前、后和转颈时的椎动脉 (VA)、基底动脉 (BA)峰值血流速度 (Vp) ,平均血流速度 (Vm)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治疗前患病组椎基底动脉 (VBA)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患病组治疗前转颈可使血流减慢 (P <0 .0 1) ,治疗后转颈血流无变化 (P >0 .0 5 )。结论 转颈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可作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的一种手段 ,体外反搏加牵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与失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对近2年收治的109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24小时内首次记录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改变有91例,异常率83.49%。其中心律失常与ST-T改变在心电图改变中同居首位(p>0.05)。心律失常中以激动起源异常占优势,占心律失常的85.45%,其中主动性房性心律失常最为突出。本文讨论了急性脑血管病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者采用双盲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应用大剂量病毒唑静脉滴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早期患者,观察其对各病期心电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出血热患者各病期普遍存在心电图异常;(2)早期应用大剂量病毒唑治疗,能够减轻出血热患者的心脏损害,降低心电图异常改变率;(3)病毒唑组每例平均用20.02克病毒唑治疗,其心电图异常改变率无一项显著高于安慰剂组,说明病毒唑对心脏无明显毒副作用。作者还对早期应用大剂量病毒唑治疗出血热减轻心脏损害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