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与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冠心病的可疑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部分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前后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检查对比。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采用单光子发射断层显像图像采集系统,腺苷总量为840μg/kg静脉泵入,3 min后静脉推注99mTc-MBI925 MBq,90 min后进行心肌断层显像,如果发现心肌显像异常,次日再行静息心肌显像。结果134例冠心病患者,年龄21~85(63.3±14.8)岁,男90例,女44例,进行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109例提示有心肌缺血现象,25例正常,诊断阳性率达81.3%。12例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有冠脉狭窄的患者行PCI,前后复查腺苷心肌核素显像,介入后心肌核素血流灌注较介入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同时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疗效评价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心肌细胞后鞘磷脂酶活性的变化、鞘磷脂酶mRNA、CVB3RNA的表达、病毒滴度的变化及心肌细胞表型的变化。初步探讨鞘磷脂酶在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CVB3感染心肌细胞后不同时间点,用薄层色谱法(TLC)检测鞘磷脂酶活性;用Real time-PCR检测心肌细胞中鞘磷脂酶mRNA与CVB3RNA的表达;同时取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CVB3滴度。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观察心肌细胞表型变化。设正常心肌细胞对照组,每个时间点设三个复孔。结果病毒感染组与正常心肌细胞相比,酸性鞘磷脂酶在4h、12h时活性有升高,其mRNA表达在2h时有升高趋势(P0.05);中性Mg2+非依赖性鞘磷脂酶活性在4h时有明显升高,在12h时活性下降,而其mRNA表达在20h时升高(P0.05);中性Mg2+依赖性鞘磷脂酶活性于病毒感染后4h、12h无明显变化,其mRNA表达在各组间也无明显变化。心肌细胞内病毒RNA表达在4h时有升高趋势,8h后开始明显升高(P0.01)。CVB3病毒滴度在2h时明显升高(P0.05)。心肌细胞在病毒感染2h后早期凋亡及坏死开始增加,4h时凋亡坏死增加更明显,到24h时坏死心肌细胞明显增多。以上实验均重复3次。结论中性Mg2+非依赖性鞘磷脂酶与酸性鞘磷脂酶在CVB3侵入心肌细胞及病毒的扩散增殖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中性Mg2+依赖性鞘磷脂酶在此过程中可能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5.
今年5月25日,成都市城区突然被一层淡蓝色烟雾所笼罩,玉带桥附近的部分居民出现双目刺激流泪,鼻粘膜充血等症状,市区能见度也较往日明显下降。无独有偶,今年6月2日傍晚,上海市中山东一路外滩一带,也出现了一层淡蓝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晚期缺血预适应(DPC)心肌及远隔器官(RPC)肝脏中的表达。方法: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为DPC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例。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预适应模型,24h后取心肌及肝脏组织,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及肝脏COX-2、VEGF表达。结果:兔DPC心肌及肝脏COX-2、VEGF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肌非缺血区与对照组表达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缺血缺氧可刺激心肌COX-2、VEGF表达明显增强,心肌非缺血区及远隔器官肝脏也大量表达,COX-2、VEGF可能是参与抗缺血、冠状动脉侧枝血管形成及远隔器官保护效应中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8岁,胸痛伴背部放射痛3d,于2006年6月15日入院。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示Ⅰ、Ⅱ、aVL、V3~6导联的ST段压低>0.05mm,拟诊为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给予口服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既往有高血压史1年,口服钙拮抗剂等,血压控制较好。2型糖尿病史1年,服用格列齐特等药物,血  相似文献   
8.
心原性恶病质是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伴随患者进行性体质量下降,骨骼肌和脂肪组织减少。心原性恶病质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机制有神经激素激活、免疫和炎性反应激活、代谢失衡及胃肠功能改变等。目前尚无关于心原性恶病质预防及治疗的临床指南,根据其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为临床提供了可行的方案。该文介绍心原性恶病质的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三酰甘油血症对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09/2005-10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和保健中心体检患者中资料完整的高血压患者70例,其中单纯高血压患者49例,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血三酰甘油浓度>1.70 mmol/L)患者21例,2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病例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感染、出血、栓塞等全身性疾病,2周内未使用肝素、降压药物以及调脂药物。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同时测定血脂、血尿酸、血糖等指标并询问吸烟史和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结果:90例受试者全部试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血压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组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1527.00±327.19),(1337.35±310.29),(789.20±114.59)ng/L,F=38.607,P<0.01];单纯高血压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除血压和三酰甘油浓度外,3组血脂、血尿酸、血糖、吸烟史和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肝细胞生长因子增高,高三酰甘油血症可能会增加高血压患者血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兔晚期缺血预适应 (DPC)心肌中环氧化酶 2(COX 2)的表达量以及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对其影响。方法 新西兰兔 32只,随机分为 4组,DPC组(A组,n=8);正常对照组 (B组,n=8 );小剂量阿司匹林 ( 10mg/kg) DPC组(C组,n=8);大剂量阿司匹林 (20mg/kg) DPC组(D组,n=8)。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缺血预适应模型, 24h后取心肌组织,使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测定兔DPC心肌中COX 2的表达。结果 兔DPC心肌COX 2表达量比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 (P<0 01);实验前分别给予小、大剂量阿司匹林对COX 2表达量影响较小,差异无显著性(P>0 05)。结论 兔DPC心肌中COX 2明显表达,缺血预适应分别前予小、大剂量阿司匹林对COX 2表达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