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减轻长春瑞滨(NVB)引起的静脉反应。方法静脉滴注NVB时冰敷和静脉滴注后沿穿刺部位静脉走向外涂自制的0.03%地塞米松乳膏两种预处理方法。结果经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效果观察,自制0.03%地塞米松乳膏优于冰敷。结论自制0.03%地塞米松乳膏预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高场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临床怀疑或经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MRI检查,并对其影像征象进行分期和敏感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X线检查发现ANFH 47个部位,其中Ⅱ期25个,Ⅲ期9个,Ⅳ期13个.MRI检查发现ANFH 55个部位,其中Ⅰ期8个,Ⅱ期22个,Ⅲ期12个,Ⅳ期13个.结论 MRI可早期显示ANFH改变,并能准确分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4月~2011年1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需要化疗的患者148例分为两组,在健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7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健侧上肢无法置管而于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7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病理类型、分期、年龄、肿瘤所在位置、KPS评分、有无其他合并症、出凝血时间、化疗方案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导管使用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置管一次性成功率分别为96.1%和94.4%;常见并发症中,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8.4%和25%,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31%和2.77%,导管堵塞发生率分别为1.3%和2.8%,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6%和4.1%,穿刺处渗液发生率分别为2.6%和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使用时间上,实验组平均使用151.247±19.485天、对照组平均使用139.102±29.716天,实验组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肢若一般情况良好,置入PICC导管是安全有效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范敏  袁碧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3):1688-1689
目的:观察自制地塞米松乳膏外涂及静脉输注地塞米松预防盖诺所致迟发性过敏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对62例使用盖诺396例次的肿瘤患者按用药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静脉输注盖诺前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脉输注,在使用盖诺前2 min~3 min,沿着穿刺静脉周围5 cm~10 cm范围内涂抹地塞米松乳膏。对照组采用静脉输注盖诺前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加地塞米松5 mg静脉输注,观察两组迟发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迟发性过敏性静脉炎发生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35.0%),P<0.01。结论:配合外用地塞米松乳膏预防盖诺所致迟发性过敏性静脉炎的效果优于单用地塞米松法。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6年9月至2007年8月15859例出院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585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46例,感染率为4.07%。血液科、重症监护室和肿瘤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3个科室出院人次仅为全院的6.82%(1081/15859),感染人次占全院的32.66%(211/646),感染例次占全院35.10%(244/695)。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等。感染原因与创伤性操作增加、机体抵抗力降低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另外医护人员缺乏交叉感染意识也是发生感染的因素之一。结论 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加强对相关科室的关注,对重点科室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的护理干预,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创伤性操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静脉滴注华蟾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减轻华蟾素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在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时,加入小剂量3~4mg酚妥拉明。结果患者输液侧肢体无疼痛感,且滴注速度不会减慢。结论在静脉滴注华蟾素注射液时,加入小剂量3~4mg酚妥拉明,可减轻华蟾素静脉滴注的不良反应,且无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最大限度的减轻病人痛苦,同时也减轻操作者护士的工作压力。方法不同穿刺部位用盖诺时,静脉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再外用自制0.03%地塞米松乳膏。结果经预处理后,外周小静脉也可用于盖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的外渗率.方法:10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共完成592个周期.观察组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480人次,对照组采用钢针输入奥沙利铂112人次,记录两种方法输入奥沙利铂的外渗情况.结果: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外渗率为1.04%,钢针输入奥沙利铂的外渗率为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应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入奥沙利铂外渗率低,并且经济、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X线、CT、MRI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以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能力。方法对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长骨骨巨细胞瘤的X线、CT、MRI表现进行影像对照、对比分析。结果长骨骨巨细胞瘤多发生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X线表现为长管状骨骨端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壳多薄而完整,其间可见骨间隔,典型者构成皂泡样改变。CT扫描显示大多数骨壳并不完整,肿瘤内看不到真正的骨间隔。溶骨性巨细胞瘤呈溶骨性改变,多无完整的骨壳和骨间隔,肿瘤的边缘残留的骨壳仍保留膨胀的特征,并可看到和骨壳缺损区相一致的软组织肿块。CT还能清楚地显示肿瘤内有无出血、破坏、钙化等内部结构。肿瘤呈膨胀性破坏,T1WI呈均匀中等或低信号强度,T2WI呈混杂信号,有些区域呈高信号,为液化、坏死或出血。结论大多数骨巨细胞瘤有典型的X线表现,不难作出正确的诊断,结合CT、MRI可提高骨巨细胞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