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电图对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根据aVR导联ST段压低≥1 mm来判断右冠状动脉(RCA)或左回旋支动脉(LCx)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aVR导联ST段压低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LCx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52.4%和86.1%,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0.0%和87.2%.而对RC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低分别是13.9%和47.6%,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是50.0%和12.8%.结论 aVR导联ST段压低≥1 mm对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LCx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临床特点、心电图变化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5年2月~ 2011年10月来本院就诊,确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68例,年龄30~ 85岁,平均(65.34± 8.79)岁,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标准12导联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特点,及急性肺动脉栓塞高危患者的心电图.结果 68例中住院期间死亡8例(11.8%),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高危18例(26.5%),中危38例(55.9%),低危12例(17.7%).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T波倒置,ST段压低或抬高)共51例(75.0%),其中Ⅲ、aVF导联T波倒置改变发生率最高,达33例(48.5%);比较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心电图缺血性改变:V4~V6导联ST段压低(55.6%比18.0%,P =0.002),V1导联ST段抬高(55.6%比12.0%,P=0.001),aVR导联ST段抬高(72.2%比26.0%,P=0.001).肌钙蛋白值升高28例(41.2%),同时伴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Ⅲ、aVF导联T波倒置18例(64.3%),V2~V4导联T波倒置16例(57.1%).结论 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中发现75%有心电图缺血型ST-T改变,其中V3~V6导联ST段压低和V1、aVR导联ST段抬高区别高危组和非高危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左旋支闭塞相关的非 ST-T 改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与左旋支闭塞相关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的心电图,将其分为 ST-T 改变组(n=64)和非 ST-T 改变组(n=36),再与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比较.结果非 ST-T 改变组与 ST-T 改变组比较,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值较低(17.7±2.2比18.5±0.9,P<0.01),而右优势型和均衡型伴左旋支中、远端阻塞的发生率较高(86.1%比45.3%,P<0.01).两组30d 死亡率(4.7%比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左旋支闭塞相关的急性心肌梗死伴非 ST-T 改变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特点缺乏,易导致漏诊、误诊,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4.
虞晓武  吕良东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3):4218-4220
目的:探讨V2V3导联碎裂QRS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0例患者冠脉造影的结果,并与冠脉造影前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和左前降支狭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果:640例患者中,Q(+)组74例(11.6%),Q(-)组566例(88.4%)。冠脉造影发现355例(55.5%)至少一支冠脉狭窄,其中Q(+)组58例(78.4%),Q(-)组297例(52.5%),Q(+)组冠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Q(-)组(P<0.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RS波起始有Q波(OR=2.454,95%CI1.061~5.681,P<0.001)、年龄>65岁(OR=1.109,95%CI1.086~1.133,P<0.001)和男性(OR=1.574,95%CI1.010~2.432,P<0.05)是冠心病和左前降支狭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V2或V3导联QRS波起始有Q波,伴或不伴Q波切迹对冠心病有独立预测价值,尤其对左前降支狭窄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风险组别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校正的Q-T间期离散度(Q-TCd).方法 收集24h内入院确诊的78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心电图信息,根据欧洲心脏协会肺动脉栓塞指南将患者分成低风险、中等风险、高风险3组,计算心电图积分、Q-TCd.结果 高风险组Q-TCd较中、低风险组显著增加(94.5±30.1、68.1±19.8,58.6±22.3,均P<0.01).Q-TCd与肺动脉收缩压和心电图积分存在正相关(r=0.67、0.30,P<0.01或P= 0.05).结论 心电图Q-TCd 分析有助于肺动脉栓塞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尖球形综合征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T(p-e)/QT比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比分析18例诊断为心尖球形综合征患者和36例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T(p-e)/QT.结果 心尖球形综合征患者T(p-e)间期和T(p-e)/QT分别为(156.78±28.67)ms和(0.31±0.0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123.34±37.45)ms和(0.23±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p-e)/QT检测是一个有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可对鉴别心尖球形综合征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同时监测原发性高血压伴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将2011年5~11月确诊为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的12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确诊为高血压不伴脑卒中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同步记录24 h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观察24 h动态血压变化规律,24 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及ST段变化。结果观察组动态血压以非杓型与反杓型为主。杓型和反杓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非杓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动态心电图比较,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颤、室性早搏和ST段改变检出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室性心动过速、T波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卒中急性期病人血压呈非杓型类型比例大于正常人群,夜间血压反而升高,呈反杓型。由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易并发心脏损害,特别是重症患者,临床医师要高度重视,要进行心电血压监护,急诊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心肌酶谱检查,及时发现心脏异常情况,避免并发严重心脏事件。同步监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动态血压与动态心电图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侧壁导联QRS间期延长与急性肺栓塞(APE)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瑞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肺CT血管造影确诊为APE的患者101例。根据下侧壁导联QRS间期,将患者分为QRS间期≥100 ms组42例和QRS间期<100 ms组59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既往史、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APE发病30 d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QRS间期≥100 ms组的慢性肺病占比高于QRS间期<100 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S间期≥100 ms组的心脏骤停,晕厥,中高危、高危患者占比,心肌肌钙蛋白I(c TnI),30 d死亡率高于QRS间期<100 ms组,血氧饱和度低于QRS间期<100 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慢性肺病、心脏骤停、高危、QRS间期≥100 ms与APE发病30 d内死亡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力衰竭、QRS间期≥100 ms对APE发病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TET)结合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冠状动脉病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95例行冠状动脉CTA和TET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资料。冠状动脉CTA分为正常、轻度狭窄(<40%)、中度狭窄(40%~69%)、严重狭窄(>70%);TET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并计算DUKE积分,记录随访1.52~3.31年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记录到39次MACE,发生率为2.74%,冠状动脉CTA能有助于危险分层,TET结合冠状动脉CTA与单独冠状动脉CTA比较并不能提高危险分层(P>0.05)。CTA中度和重度狭窄者、TET阳性对预测MACE有价值,HR分别为2.60(95%CI 1.31~5.22,P<0.01)和2.35(95%CI 1.22~4.83,P<0.05)。结论 TET阳性对冠状动脉CTA中、重度狭窄者有预后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标准12导联心电图区分急性肺梗塞(APE)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到2011年1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和心内科共126例患者,其中42例确诊为急性肺梗塞,平均年龄61±12岁;84例确诊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平均年龄72±15岁,所有患者资料完整、真实。两者在年龄性别相互匹配,分析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变化。结果:急性肺梗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两组心电图仅有部分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2%和14%),S1S2S3或S1Q3T3(26%和15%)。而APE的T波(II、III、AVF和V1-V3)(OR 1.32(1.15-1.69))倒置明显,预测APE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82%。NSTEMI的ST段(V5-V6)压低和T波倒置(V5、V6)(OR 1.85[1.14-3.01])明显,用来预测NSTEMI, 特异性89%,阳性预测值为50%。结论:心电图的RBBB,S1S2S3或S1Q3T3对鉴别急性肺梗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不能提供帮助。然而T波倒置(II、III、AVF合并V1-V3),高度考虑APE的可能。T波倒置合并ST段压低(V5、V6),考虑NSTEMI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