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方法回顾性收集200例乳腺手术切除标本,其中10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癌、100例非典型导管增生症。观察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aspase-3、P53及Ki-67表达变化,分析Caspase-3、P53、Ki-67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Caspase-3显著低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P53、Ki-67阳性表达例数均显著高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P53及Ki-67表达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Caspase-3表达与P53、Ki-67呈负相关(r=0.445,P0.05;r=0.417,P0.05),P53与Ki-67呈显著性正相关(r=0.387,P0.05)。结论与非典型导管增生组织相比,Caspase-3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表达较低,P53及Ki-67在乳腺非特殊型浸润性癌中表达较高,而且上述三种蛋白表达情况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凋亡酶激活因子(apaf-1)在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NSI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收治的NSIBC患者100例,并选取同期收治的乳腺良性瘤患者100例分别作为NSIBC组、乳腺良性瘤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ER、C-erbB-2、apaf-1表达情况,并根据NSIBC患者2年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收集两组病理特征资料并进行比较,利用COX回归性分析明确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NSIBC组的ER、apaf-1阳性率较乳腺良性瘤组更低,其C-erbB-2阳性率较乳腺良性瘤组更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100例NSIBC患者中,预后良好61例(61.00%),预后不良39例(39.00%);预后良好组肿瘤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阳性数5个、C-erbB-2阳性占比较预后不良组更高,ER、apaf-1阳性占比较预后不良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COX回归性分析发现,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C-erbB-2表达与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ER、apaf-1表达与预后不良呈负相关(P0.05)。结论 ER、C-erbB-2、apaf-1对NSIBC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可将其作为分析NSIBC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