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蔡运昌  吴强 《贵州医药》2003,27(3):279-280
心肌冬眠于 1980由国外学者首先描述[1 ] ,被定义为由于心肌血供减少导致慢性收缩功能下降且在血运重建术后功能可以恢复的一种状态[1~ 2 ] 。目前尚缺乏与临床相一致的冬眠心肌 (HM)动物模型[3] ,这是长期以来动物实验研究落后于临床研究的主要原因。但最近有作者在动物实验研究上获得重要进展 ,如静息灌注和收缩功能慢性下降、冠脉血流储备的临界限度和对F—脱氧葡萄糖 (F—FDG)摄取的增加[4 ] ,这些发现显然还未能包括人体HM的全部病理内容。 80年代以后 ,随着器材改进和冠脉血运重建手术的进步 ,接受冠状动脉搭桥 (CABG)…  相似文献   
2.
异搏定是公认的急症处理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药物。但近有文献报道,它亦是治疗某些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VT)的决策药物。我们近遇一例用多种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VT患者,静脉注射异搏定后即恢复为窦性心律。患者男性,35岁,20年前无明显诱因曾突发VT,心室率188次/分。给普鲁卡因酰胺、苯妥因钠无效,改用足量奎尼丁口服仅能使心室率稍减慢但仍不能终止VT发作。至发病第11天出现急性肺水肿,血压降至60/40mmHg,经静脉注射西地兰、静脉滴注去甲肾  相似文献   
3.
他汀类药物对减少心血管危险的有益效应已被众多大规模RC T试验证实,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能明显减少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心血管事件及血运重建,有关心血管病诊断治疗指南已明确了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地位。但在临床实践中患者的依从性较差,目前不规范使用尤其是停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还相当严重,国外报道在需终身服用他汀的患者中1年停药率达30%~50%[1,2]。然而,近年的一些研究表明在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停用或间断使用他汀对患者是有害的,尤其在高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会显著加重病情并增加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本文综述停用他汀的不良后果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19例轻度肥胖、19例中度肥胖、16例重度肥胖及30例正常体质量儿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重度肥胖组除SV外,各心功能指标与其他三组均有显著差异,中度肥胖组与轻度肥胖组及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均〈0.05);所有参数均与BM I呈显著相关(P(0.01)。表明中、重度单纯性肥胖儿童已有亚临床心脏形态及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改变,且随肥胖程度增加,这种改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随影像学的进步及普及,学者们发现有一类心脏病人的部分心肌持续停留在胚胎发育的初级阶段而不能致密化,称为左室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LVNC患者中少数合并先天性心脏畸形如左右室流出道梗阻、复杂紫绀型先心病、冠状动脉异常[1,2]、室间隔缺损、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是指现有诊断技术未能发现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临床证据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约占室速的10%[1].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不同危险分层患者外周血清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方法 NSTEACS患者58例,按ACC/AHA指南危险分层原则分为低危(20例)、中危(17例)、高危(21例)3组,均测定入院时血清中BNP水平,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NSTEACS患者高危组BNP浓度41.66±15.60 pg/ml,中危组32.69±12.19 pg/ml,低危组18.79±7.20 pg/ml,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血清BNP水平增高对NSTEACS患者的临床危险分层、制定治疗干预策略可能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食管心房调搏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刻心电图表现及处理郑亚西,蔡运昌,赵宁(贵州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贵阳55000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203例,男125例,女78例,年龄11~76(37.2)岁,病程1月~18年。其中临床诊断高血压...  相似文献   
9.
卡维地洛对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NF-κ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卡维地洛(CAR)的作用机制。方法:观察雄性Waistar大鼠心肌梗死(MI)8周后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的浓度、Fas和FasL的mRNA水平、KB抑制蛋白-α(I-κB-α)表达及NF-κB的核结合活性的改变,并于MI后1周对大鼠进行7周的CAR和美托洛尔(MET)干预,观察CAR和MET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MI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丙二醛水平、Fas和FasL的mRNA水平、NF-κB活性增高,I-κB-α表达下调、总抗氧化能力下降(P〈0.05)。CAR和MET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心功能指标(P〈0.05),CAR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丙二醛浓度、Fas和FasL表达及升高总抗氧化能力的效果优于MET,并上调I-κB-α表达、显著降低NF-κB活性(P〈0.05)。结论:氧化应激可激活NF-κB,启动Fas和FasL转录,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促进MI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CAR具有抗氧化作用,可通过抑制I-κB-α降解、降低心肌NF-κB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QTd、QTcd的影响。方法38例有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狭窄达75%以上并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1天、3天、1周、1个月描记同步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测量QT间期并计算QTd、QTcd。结果QTd、QTcd分别从术前的51.59±20.49和54.83±22.01下降到术后1天、3天、1周、1个月的41.98±18.33、36.94±15.54、40.56±16.54、37.01±13.45和45.54±19.68、39.12±14.75、42.82±16.64、39.14±13.42,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术后各时间点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后24小时内至术后1个月QT离散度明显持续降低,反映心肌复极的非均质性得到改善,并可能反映了冠状动脉的持续有效开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