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制定与督导落实,对各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调查分析,不断修改完善护理工作流程。将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前后的不良事件相关数据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2组数据显示,试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上升,能及时弥补错误的不良事件比例升高,重复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比例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落实,对于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防范安全隐患,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测量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护理结果进行评价的必要方法,也是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1‐2]。患者满意度调查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患者对医院整体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是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3]。2010年卫生部启动了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过程”活动,随后出台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4]。本院自2010年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并将满意度调查应用到此项工作中,旨在通过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的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最终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5]。为此,笔者将2011年9月以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的满意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蔡秀乔 《贵州医药》2004,28(3):283-284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有机氟毒鼠药,无色、无味、溶于水,常因误食经消化道吸收后引起中毒。氟乙酰胺进人人体后分解为氟乙酸,导致三羧酸循环障碍,引起消化、心血管、呼吸、神经系统等一系列中毒症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头昏、头痛,呼吸困难、紫绀,反复强直性痉挛,并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4.
胡跃芬  龚启慧  蔡秀乔 《重庆医学》2015,(11):1574-1575
浸浴疗法又称水疗,是将患者身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浸入温水或药液中一定时间,以利于清除脓液或使创面焦痂分离,促进创面的早期愈合,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措施之一。现将2种浸浴治疗的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使用两种不同胶布固定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7月收治的患儿4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头皮正中静脉输液,使用相同的固定方法,实验组使用医用敷贴固定,对照组使用传统的布胶布固定。观察两组的重复穿刺率。结果实验组的重复穿刺率为13.0%,对照组重复穿刺率为29.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时使用医用敷贴固定,降低了重复穿刺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患几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秀乔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79-79,82
目的探讨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对44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的患儿进行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一般护理、健康教育等。结果44例患儿出院时均未出现并发症,其中治愈8例,好转32例,治愈好转率占90.91%;未愈4例,占9.09%。近3个月无一例再次住院者。结论食用“问题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患儿只要结石不大,无明显症状,经内科保守治疗预后大多良好,不会给孩子造成永久性伤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落实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方法解决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将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不合格率。结果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不合格率由改善前的25.13%降至5.17%,试验组患者身份识别标识不合格例数低于对照组,除第4项(床头卡未填写)以外,前3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能有效提高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合格率,使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得以落实,有利于防范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行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及针头固定,比较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的病例数。结果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固定时发生渗漏例数和输液途中发生渗漏例数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试验组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及针头固定方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问题,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头皮静脉滴注碳酸氢钠致渗漏的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滴碳酸氢钠主要用于防治代谢性酸中毒和碱化尿液,是儿科常用静滴药物之一。根据临床观察,在不同药液静滴的过程中,除操作技术上的原因或人为因素造成的渗漏外,小儿头皮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时出现的渗漏现象最为多见,由此所致的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坏死也时有发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渗漏,以免造成患儿痛苦,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