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扩大的鞍隔孔向鞍上生长的垂体腺瘤比较少见,我们曾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Arnoid-Chiari I(ACM)多数伴有脊髓空洞(SM),对于两者的相互关系以及发病机制众说纷坛,手术方法及精细程度直接关系到手术后治疗效果。我们分析总结自1998年3月~2000年8月收治的22例病人,旨在探讨该病规范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1)目的 探讨自动压力泄洪管在预防排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术中出血的临床意义。(2)方法 将血肿腔和排空管管腔的两处压力进行隔离,压力仅作用于排空管管腔中以保持吸引力,而血肿腔腔内压力低于正常颅内压或0压力时便被自动泄洪。(3)结果排空术造成的颅压大幅度负相变动的缺点被矫正,使压力环境相当于没有负压的常规开颅术,排空术的重要并发症-术中出血,也降低到等同于常规开颅术,应用本法治疗10例高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单纯钻孔引流法与钻孔尿激酶注入引流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纯钻孔引流法组(对照组)与钻孔尿激酶注入引流法组(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血肿消失时间、残存硬膜下积液、血肿复发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0 d后复查残存硬膜下积液率及血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尿激酶注入引流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钻孔引流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使血肿消失时间缩短,残存硬膜下积液率及血肿复发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48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1年,头痛、头晕10 d.查体:视力左眼0.3,右眼0.4,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结果正常.颅脑MRI示:鞍内短T1异常信号,12.5 mm×12.5 mm×14.4 mm,病灶内信号欠均匀,环形强化,视交叉受压上抬,鞍底下陷(图1a).诊断为"垂体腺瘤".行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切除术,病理为垂体腺瘤.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平卧位并行腰大池引流3d,未见缓解,遂行经鼻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后继续腰大池引流,术后3d出现高热,脑脊液出现感染征象(细胞数1 121×106/L,白细胞121×106/L,葡萄糖1.2 mrnol/L),脑膜刺激征阳性,给予抗感染+腰大池外引流.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9年至1995年采用球囊栓塞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Ⅱ型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运动疗法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运动疗法是指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的有氧运动锻炼。特点是运动定理、规律、强度渐增、全身肌肉均参与度强度每运动10min消耗能量334.4kJ,相当于步行,慢跑或坡路自行车。帮助病人选择运动量运动方式及制定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8月~2007年8月收治的30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20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标准组),10例行"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改良组),以Barthel指数(BAI)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术后1、6个月,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BAI、GO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2.593~7.162,P<0.05).结论 "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可以对皮质静脉减压,对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9.
免架测量定位排空器治疗高血压性脑内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脑内血肿排空器及颅骨细技术,以CT片为依据免架测量定位行高血压性脑内血肿排空治疗111例共112次;壳核区83例,丘脑4例,皮质下20例,小脑2例,肼胝体膝,纵裂各1例,体积21-50ml 51例,51-100ml 42例,101-150ml 12例,>150ml 1例,以上共有27例同时破入脑室;2例小脑血肿<20ml,排空率>81%73次,61%-80%29次,51%-60%10次,手术病死率按病情统计,Ⅲ级为3%,Ⅳ级为12.5%,Ⅴ级为69%,Ⅲ、Ⅳ级全计为9.2%,Ⅲ、Ⅳ、Ⅴ级合计为16.2%,病死率按手术与发病时间分别统计为6h内62.5%,7-12h25%,13-24h10%,2-3d11.6%,4-14d11%,76例术后随讠-60个月,2例呈植物状态,17例因其它原因死亡,57例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脑内血肿排空治疗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生物力学特点颅腔不同于纯物理学的压力容器,颅腔内容物不是均质流体,颅内有脑组织和主要是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间隔,颅内压在颅内不能绝对均匀,压力变动时也不能即刻以绝对相等的力量向各方向传导,在某个瞬间,颅内各个阵点的压力是不均衡的。通过操作性或非操作性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