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与心电图检测在手足口病患儿感染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设为研究组,200名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被试进行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及心电图检测分析.结果 研究组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的水平以及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的ST-T改变、早搏、异位心动、传导阻滞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电图正常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异常率为26.3%,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正常者心电图异常率为4.1%.结论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心肌酶以及心电图的检测可以有效判断儿童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受损情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对心室功能影响。方法家兔30只,分对照组(10只),缺血组(10只),再灌注组(10只)。缺血组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组套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收缩功能,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基因与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1);caspase-3mRNA表达显著增强;左室应变率明显降低(P〈0.01)。再灌注组与缺血组比较:caspase-3蛋白表达进一步增高(P〈0.01);caspase-3mRNA表达也有所增强;左室应变率有所恢复,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激活capase-3是导致与心室功能的改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蔡全云  李洁 《临床荟萃》1998,13(22):1038-1039
晕厥是常见的综合征,30%~60%经各方面检查不能明确病因,可能属于神经介导的反射性的,短暂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所致.神经介导的晕厥中常见的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有人认为是心源性猝死的一种潜在原因.有报道心源性晕厥一年病死率为30%,非心源性晕厥者为12%,而不明原因者为6%.为了估价这种可能性和检测血管迷走性心源停搏的特征,本试验对32例原因不明晕厥者采用直立倾斜试验方法作诱发试验,以识别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并进行药物治疗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确诊并收治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疗程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及心功能变化,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心率均显著下降,心功能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下降显著,心功能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 房性早搏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提前发生的 P’波,而后以小于0.12″的 P-R 间期引起心室波群的现象罕见。笔者晚近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近日饮酒后受凉,出现心悸,伴鼻塞、咳嗽;无发热、胸闷。于他医院就诊按“病毒性心肌炎”收入院,给予肌苷、消心痛,能量合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静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条件者86例进行分组研究。共分3组:老年组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及未溶栓对照组;<60岁组均溶栓作为溶栓对照组。基础治疗均相民溶栓治疗患者加用尿激酶静脉滴入。监测溶栓前、后患者的胸痛程度、心电图、血清CK-MB值。统计患者的血管再通车、出血率、5wk病死率。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后,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及5wk病死率,老年组与<60岁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老年溶栓组与未溶栓组比较,未溶栓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稍高,溶栓组出血发生率稍高,但均无明显差异(P>0.05);心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溶栓组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可降低病死率,且出血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及观察组B,每组32例。选取同期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A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B在观察组A的基础上另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对比患者免疫球蛋白G(Ig G)抗体、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项检测结果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B的Ig G抗体情况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较另两组明显偏高(P<0.05);心功能方面观察组A与观察组B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B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达到更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维拉帕米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组予以维拉帕米治疗,对照组予以普罗帕酮治疗。依据治疗后临床表现及体征判定临床疗效,随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分别为84.4%、1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但普罗帕酮优于维拉帕米。  相似文献   
9.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发生、心电图特点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技术,记录24h心电图,记录信息输入电脑分析并加以人工分析。结果50例NSVT中以冠心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心肌病等。共监测到NSVT164阵,其中1~2阵者36例,3~10阵者8例,11阵以上者6例。持续时间最长11s,最短1.5s。提前指数>1,易损指数<1。无R-on-T及室颤。44例发作于白天活动中,6例昼夜发作,8例NSVT发作后心电图T波变异。结论NSVT在无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一般不引起心室颤动,其发生与心肌缺血及交感神经张力有关。临床症状取决于NSVT的频率、频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窦性心率震荡检查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早搏患者预后生存观察分析。方法对发病2周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选有室性早搏者行窦性心率震荡检查,测量并计算震荡起始和震荡斜率;对10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进行1年随访,按1年后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生存组。结果①10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中死亡6例(5%),存活103例(95%)。②死亡组,TO值:0.004 6±0.010 6,TS值:(59±4.6)m s/RR I;存活组,TO值:-(0.003 7±0.011 9),TS值:(9.4±4.99)m s/RR I。结论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减弱与消失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早搏患者的高危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