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吕燕华  吴秀玲  郭红梅  蒋立华  袁莉  尤莉 《临床荟萃》2012,27(22):1999-1999
患者,女,48岁,四肢活动不利9个月、咀嚼无力40余天于2010年10月26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前9个月劳累后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无复视、无咀嚼和吞咽困难,无面部表情异常,无呼吸困难。查肌电图重频电刺激:左侧面神经、腋神经低频刺激波幅呈递减现象,左侧尺神经低频、高频刺激未见波幅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桥脑梗死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某科连续收治的急性桥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肝素抗凝治疗组和抗血小板治疗组,记录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脑梗死危险因素,患者头颅CT和MRI结果,对所有患者于治疗后6个月时进行随诊并评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史、引起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等基本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抗凝组NIHSS评分、mRS评分、BI评分分别为(3.36±3.26)、(1.82±1.04)和(75.45±25.99)分,抗血小板组分别为(2.71±3.09)、(1.67±1.02)和(81.28±24.9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BI指数分别为(1.64±2.32)、(1.15±0.83)分、(87.58±16.59)和(1.69±2.81)、(0.94±0.79)分、(89.6±18.20),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治疗方法6个月后的得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凝治疗与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桥脑梗死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