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中学生遭受网络欺凌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和降低中学生网络欺凌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3月1日—5月31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宜兴市3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12 940名学生,利用自编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比较网络欺凌遭受率在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结果  中学生网络欺凌遭受率为12.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本人饮酒(OR=1.93)、不能情绪自控(OR=1.30)、认为生活环境不太安全(OR=1.70)、对周围人不太信任(OR=1.66)、每天上网时间≥2 h(OR=1.39)、总是使用社交软件(网站)(OR=2.24)、家庭成员关系比较矛盾(OR=1.46)、较多感到被父母忽视(OR=1.50)、担任过班干部(OR=1.30)以及不受同学欢迎(OR=1.34)均与中学生遭受网络欺凌呈正相关(P值均 < 0.05)。基于上述10项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较好(AUC=0.73)。  结论  中学生遭受网络欺凌较为普遍,网络使用、父母忽视和班级职务等均是遭受网络欺凌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自主参与型性健康教育模式在高一学生中运行的效果。方法 2017年7—9月,选择淮安和无锡各一所中学为项目点,采用整群抽样选择高一学生,实施自主参与型性健康教育。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于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发放,从参与者性健康相关知识、态度等方面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共收集有效问卷993份,干预后共收集有效问卷955份。较干预前,干预后两所中学的高一学生的各项知识回答正确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套能有效预防艾滋病"的了解,淮安高一学生的知晓情况从60.01%上升到83.79%,无锡高一学生的知晓情况从77.70%上升到84.13%;对性相关理念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理解程度明显提高,对于"认为艾滋病的流行和自己很有关系且自己很关心"这个问题,淮安高一学生的占比从30.1%增加到38.1%,无锡高一学生的占比从19.4%增长到34.2%。活动形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活动评价中对引导员给予较高的认可。结论自主参与型性健康教育模式在高中新生群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与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了解与提升,态度有所改善。该模式是在现有教育制度下的性健康教育的尝试,其运营根据当地高中学校、政府等的状态而调整,需要多方配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遭受与施加关系欺凌行为中吸烟、控制情绪和家庭关系的中介效应。方法共纳入研究对象11 462名, 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遭受与施加关系欺凌行为中吸烟、控制情绪和家庭关系的中介效应。结果家庭关系(中介效应值为0.119, 95%CI:0.075~0.165, 中介效应占比为8.5%)和吸烟(中介效应值为0.061, 95%CI:0.031~0.105, 中介效应占比为4.4%)构成单独中介效应。家庭关系、控制情绪和吸烟(中介效应值为0.007, 95%CI:0.003~0.013, 中介效应占比为0.5%)、家庭关系和吸烟(中介效应值为0.036, 95%CI:0.020~0.056, 中介效应占比为2.6%)以及控制情绪和吸烟(中介效应值为0.007, 95%CI:0.003~0.013, 中介效应占比为0.5%)构成链式中介效应。结论吸烟、控制情绪和家庭关系在遭受与施加关系欺凌行为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宜兴市中学生自杀意念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早期针对性地干预青少年自杀意念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2019年3—5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江苏宜兴3所初中和4所高中的12 79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潜在剖面分析对中学生自杀意念进行分类,并采用χ2检验比较自杀意念潜在类别在不同特征中学生组间差异,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中学生自杀意念程度分为无或轻、中、重3类,其中中度自杀意念3 034名(23.7%)、重度753名(5.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为女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吸烟、饮酒、受同学欢迎程度(较不受欢迎和不受欢迎)、家庭成员关系(一般/偶有矛盾/矛盾很大)、对周围人信任程度(比较信任/不太信任/根本不信任)、恋爱过或正在恋爱、身体欺凌、关系欺凌、言语欺凌和性欺凌的中学生重度自杀意念发生风险更高(OR值分别为3.27;2.18;1.63;1.72;2.66,6.05;3.00,3.29,6.38;1.71,6.04,12.48;2.50;1.59;2.16;1.45;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学生伤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某市1所小学和1所初中的4010名学生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家庭的相关情况和学生的伤害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模型分析中小学生伤害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市中小学生过去一年伤害发生率为18.70%.多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