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张应力作用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向分化过程中硫化氢(H2S)信号系统的表达改变.方法 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大鼠BMMSCs施加不同大小的周期单一张应力40min,2h后检测检测H2S信号系统中重要的H2S和胱硫醚-.y-裂解酶的表达量,同时检测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表达量并进行成骨细胞转录因子-2mRNA定量分析.结果 随着张应力的增大,H2S信号系统的表达逐渐增强,同时成骨能力亦增强,但2000μstrain以后H2S信号系统的表达与成骨能力均下降.结论 适当的张应力可促进H2S信号系统表达和BMMSCs骨向分化,硫化氢信号系统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bFGF—in vivo基因治疗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16只新西兰白兔,建立下颌牵张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牵张结束的最后1d,对实验组的牵张间隙内注入转染重组腺病毒(Ad5一bFGF),而对照组的牵张间隙内则注入生理盐水。并于牵张结束后4周处死所有实验动物,将取下的下颌骨标本分别进行影像学和组织学分析。结果:影像学、组织学以及三维CT重建结果证实: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双能X线(DXA)分析也显示实验组牵张间隙内新骨的骨密度(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M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bFGF—invivo基因治疗可有效地促进DO过程中的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牵张成骨由于治疗周期长、并发症较多成为临床广泛运用的瓶颈,不能满足临床推广需要。 目的:以兔下颌骨牵张动物模型为实验平台,观察全身运用杜仲醇提取物对牵张新骨再生的影响。 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建立兔下颌单侧牵张模型,牵张速率为每12 h 1 mm。在牵张期2次/d,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予以灌胃杜仲醇提取物及等量生理盐水,牵张结束后6周处死动物收集标本行成骨检测。 结果与结论:两组动物牵张间隙内均可观察到新骨生成。牵张成骨结束后6周下颌骨CT图像显示实验组兔牵张间隙舌侧骨皮质生成良好,颊侧骨皮质连续,牵张间隙可见均匀骨质生成桥接;下颌骨核素扫描显示实验组兔下颌骨牵张间隙表现为核浓集,强度明显强于对照组;X射线显示实验组牵张间隙完全桥接,新生成骨质密度均匀,可见上下侧骨皮质形成良好;Micro-CT图像显示实验组骨皮质部分形成较好,骨小梁分布较为均匀,骨小梁明显较对照组粗壮,对照组部分区域仍有囊性变;Micro-CT微结构参数检测显示实验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连接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织学观察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牵张间隙中有较为成熟的束状骨,骨小梁方向较为规律。实验结果显示全身运用杜仲醇提取物可有效促进兔下颌快速骨牵张的新骨再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意义.方法:抽提11例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组织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的总RNA,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F-PCR)检测MMP-2mRNA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颊黏膜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口腔黏膜进行比较.结果: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颊黏膜组织中MMP-2 mRNA表达高于正常颊黏膜(p<0.05).结论:MMP-2基因的表达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重塑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6.
7.
8.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对张应力作用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点弯曲加力系统对体外分离培养大鼠BMMSCs施加不同大小的周期单一张应力60 min,2 h后检测检测内源性BMP-6的表达量,同时检测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表达量和进行成骨细胞转录因子-2mRNA定量分析。然后对体外分离培养转染人BMP-6复制缺陷型病毒的大鼠BMMSCs施加4000μstrain的周期单一张应力60 min,2 h后检测成骨标志表达。结果:随着张应力的增大,BMP-6的表达逐渐增强,同时成骨能力亦增强,但2000 μstrain以后BMP-6的表达与成骨能力均下降。4000 μstrain条件下2 h后转染人BMP-6基因的大鼠BMMSCs各项成骨标志因子的检测明显强于转染空白病毒。结论:适当的张应力可促进BMP-6表达上调和BMMSCs骨向分化,上调BMP-6的表达可以恢复过大张应力所致的成骨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9.
背景:脂联素可参与骨代谢及成血管过程,但目前关于脂联素对牵张成骨有无促进作用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建立兔下颌快速牵张动物模型,探讨局部应用脂联素对骨牵张新骨再生的影响。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摸球法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建立兔下颌单侧快速牵张模型,牵张速率为2mm/d。在牵张开始的1,3,5d,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于牵张间隙注入200μL磷酸盐缓冲液或含有2μg重组人脂联素的磷酸盐缓冲液。结果与结论:两组动物牵张间隙内均可观察到新骨生成,组织学及显微CT检查显示实验组的新骨生成与钙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显示局部应用脂联素可有效促进兔下颌快速骨牵张的新骨再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正常颊黏膜(normal buccalmucosa,NBM)、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FGF在OSF发生发展中可能发生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NBM、30例颊部OSF上皮组织,利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Western Blotting(WB)的方法研究bFGF在其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IHC提示:bFGF在NBM和OSF上皮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黏膜中,bFGF主要表达在黏膜下层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在OSF早期,bFGF主要表达在上皮细胞间隙,基底膜和细胞浆中,发展到中晚期后则逐渐扩大表达,广范分布在细胞核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与其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CR提示正常黏膜组织中有bFGF mRNA的表达。在OSF组织中,bFGF mRNA随病变的加重而表达增加。WB提示:NBM上皮组织中未探及bFGF蛋白的表达,在OSF标本中bFGF随病变的加重而表达增强。结论:bFGF在OSF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