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高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高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在常规使用冠心病及心衰的治疗基础上加用rhBNP,连用3~5天,测定治疗前和停止静脉注射后4h后的血浆中BNP水平、心率(HR)、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经(AVED)、血肌酐、收缩压(SBP)等指标,并比较rhBNP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及观察安全性。结果:静脉注射rhBNP后患者血浆BNP、心率、射血分数、左房内径、血肌酐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高龄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rhBNP静脉注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钡剂结肠注气法诊断右半结肠及回盲部疾病的价值。方法对72例患者行常规法检查后再行注气法检查进行对比。结果72例患者中回盲部显示清晰者30例,回肠末端黏膜清晰者40例;回盲部解剖关系显示清晰者42例。结论口服钡剂结肠注气法对右半结肠及回盲部疾病诊断价值优于常规口服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心律、血液流变学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9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胺碘酮治疗,0.2 g/次,初始剂量3次/d,第2周2次/d,第3周起维持剂量,共连用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200mg融入50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1次/d,静滴,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前心功能、心率(HR)、QT离散度(QTd)、血液流变学指标,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功能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HR、QTd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心律、QT离散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实时影像融合虚拟导航系统(RVS)联合CEUS引导RFA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价值。方法 收集111例因HCC接受RFA治疗、且治疗后发现新生或复发病灶患者,对其中78例患者的86个病灶(77个新生病灶和9个复发病灶)行经RVS联合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RVS联合CEUS组);对另外33例患者的38个病灶(26个新生病灶和12个复发病灶)行CEUS定位引导RFA治疗(对照组)。计算并比较两组的准确定位率、灭活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 RVS联合CEUS组清晰显示并准确定位病灶84个(84/86,97.67%),对照组25个(25/38,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FA治疗后1个月,RVS联合CEUS组的病灶灭活率为95.35%(82/86),高于对照组;RVS联合CEUS组病灶局部复发率为8.14%(7/86),明显低于对照组[36.84%(14/38),χ2=15.434,P<0.001)。结论 RVS联合CEUS引导可有效提高RFA对于HCC治疗后新生或复发病灶的准确定位率和早期灭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装修散发出的有害气体对人体的肺部损害X线表现。方法回顾62例接触过有害气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接触有害气体的时间2~3个月6例,3~4个月8例,4~5个月的14例,5个月以上34例,引起肺部改变的有60例,2例无改变。结论家庭装修散发出的有害气体对人体的肺部改变是不典型的,往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部改变相一致,必须加以重视,否则会引起更大危害。  相似文献   
6.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肺隔离症进行X线平片、cT检查及主动脉造影。结果X线平片示4例呈卵圆形、不规则长方形、密度均匀的密实阴影,CT片示2例呈类圆形密实影,本组6例患者经主动脉造影证实为肺隔离症。结论肺隔离症在X线上无特殊诊断意义。如多次肺炎发作或没有症状患者肺下叶后基底段有囊性或块状阴影,在诊断中应该考虑到有肺隔离症的可能,必要时行主动脉造影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双重抗栓方案用于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94例于2019年11月~2021年3月心内科实施PCI治疗的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华法林+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术后予以利伐沙班+替格瑞洛治疗,对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出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予以比较。结果 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10.64%)与对照组(1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发生率观察组(4.26%)与对照组(17.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38%)与对照组(21.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分别联合替格瑞洛对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相当,但利伐沙班联合替格瑞洛可降低出血风险,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更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胶原病的胸部影像学改变。方法总结分析38例胶原病的X线平片CT影像及肺活检资料。结果38例胶原病影像学肺部表现主要以肺泡性、小结节、网格结节影、蜂窝状影为主,肺泡性气肿、胸膜下曲线少见。结论胶原病的影像学胸部表现多种多样,必须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肺活检等资料,才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和评价X线平片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鼻骨外伤患者分别进行X线和CT扫描检查,对比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和诊断。结果53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鼻骨骨折29例(54.7%),未发现骨折征象24例(45.3%),CT检查全部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38例,双侧鼻骨骨折15例,并对鼻区复合伤和周围情况诊断明确。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备的检查项目,X线平片、CT扫描两种检查互相补充对诊断鼻骨骨折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手术后肺栓塞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肺栓塞发生的原因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6例术后发生急性肺栓塞患者采取急诊肺动脉造影及导管、导丝碎栓术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6例患者经急诊肺动脉造影证实其肺动脉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栓栓塞,经导管、导丝碎栓术治疗后5例患者痊愈,1例死亡。结论通过急诊肺动脉造影和直接导管介入治疗的方法,可使术后肺栓塞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迅速得到改善,提高患者临床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