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应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king,DTT),探讨其对脑瘫患儿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后脑白质恢复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0例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常规MRI、DTI检查,测量并比较术前术侧和对侧、术前和术后双侧内囊后肢及大脑脚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对白质纤维束进行三维重建。运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评价患儿运动功能。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术前术侧和对侧、术前和术后脑白质不同部位FA值的差异,以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白质纤维束DTI参量与GMFCS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术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均显著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脑瘫患儿术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P0.01),粗大运动功能获得改善。术后6个月患儿对侧不同部位白质纤维束FA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临床GMFCS与FA值呈负相关(P0.01),且与内囊后肢、大脑脚的相关性都较高(r=-0.933,P0.01;r=-0.873,P0.01)。结论 DTI联合DTT可用于定量评价脑瘫患儿术后脑白质的恢复情况,对辅助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5例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行常规MRI和DTI检查,测得康复治疗前患侧和对侧、康复治疗前后患侧的内囊后肢及大脑脚部位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患儿临床评价采用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结果 康复治疗前患侧部位的FA值均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康复治疗一年后患儿患侧相应部位FA值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01),粗大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患儿的临床运动功能分级与FA值呈负相关(P<0.001)。结论 DTI参数可以反映康复干预对痉挛型单侧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为患儿的病情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儿童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前后的影像特征,及其影像特征的改变与患儿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的关系。方法 分析2020年3月-2021年4月医院确诊的53例脑性瘫痪患儿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其中包括痉挛型26例,不随意运动型5例,肌张力低下型7例及混合型脑性瘫痪15例。康复治疗1年后,有41例脑性瘫痪患儿进行了MRI随访,对比分析病灶改善与否对患儿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 患儿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53例脑性瘫痪患儿中,29例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14例为脑先天畸形,10例为脑萎缩。41例患儿康复治疗1年后,18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患儿的脑白质髓鞘发育进程有明显改善,5例脑先天畸形患儿的影像征象有明显改善,4例脑萎缩患儿的影像征象有明显改善,14例患儿的影像表现显示其病灶形态无明显变化。脑部影像表现改善的患儿,肢体运动康复情况优于脑部影像无变化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中多种成像方法的相互补充,可为脑性瘫痪患儿的临床诊断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