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永祥 《医学信息》2009,22(12):2813-2814
目的探讨区域化疗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肝转移的作用.方法治疗组31例大肠癌常规根治术后患者,以介入导管介入法区域化疗替代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静脉化疗;两组化疗方案均为5-Fu+CF+L-OHP,治疗后观察其5年的肝转移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5年内出现肝转移5例(16.1%).对照组肝转移12例(3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常规根治术后患者以介入导管区域化疗替代全身静脉化疗可降低肿瘤肝转移的发生率并提高五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以表阿霉素等化疗药物经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53例,采用表阿霉素、卡铂以及5-氟脲嘧啶等化疗药物与碘化油联合经肝动脉辁塞灌注治疗.结果53例共接受132次介入治疗.41例AFP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部分缓解31例,稳定19例,进展3例,总有效率58.5%.0.5、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70.7%、32%.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的骨髓抑制及I~Ⅱ度的消化道反应.结论: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药物经肝动脉拴塞化疗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好,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发现对侧隐匿疝,应用穿刺排气法行TE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行TEP术,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8例,均辅助使用穿刺排气法行对侧TEP。结果 40例手术时间30~70 min,8例双侧疝TEP修补术时间50~70 min,术后2~4 d出院,随访5~12个月,无疝复发。在腹膜破损的情况下,穿刺排气法可以辅助完成TEP,不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和增加手术难度。结论 TEP术中探查发现对侧隐匿疝,可辅助使用穿刺排气法行TEP治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腹膜损伤与腹腔镜疝修补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动脉栓塞误诊为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劳累后胸痛2个月,加重2 d入院。在当地医院按冠心病予硝酸酯制剂不缓解,行彩超检查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入我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仍诊断为房间隔缺损(ASDⅡ型)。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及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中冠脉造影未见异常,术中彩超检查示房间隔部位无异常血流通过,初步否认房间隔缺损的可能。追问病史得知曾不明原因双下肢水肿,高度怀疑肺栓塞,遂行右心导管检查及肺动脉选择性造影确诊为肺栓塞。术后查血D-二聚体阳性,进一步证实了肺栓塞的诊断。结论确诊房间隔缺损时必须仔细分析心脏彩超结果,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疑诊肺栓塞时,应及时完善该项检查,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经过半个多世纪多中心、多学科的共同努力,人类在肝癌的临床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20年来,在肝癌的介入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探索出了许多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和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血管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入选者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同期内(间隔<15天)采用颈动脉E-tracking技术检测颈动脉血管弹性。根据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左主干病变包括在内)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颈动脉血管弹性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血管弹性指标僵硬度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及动脉顺应性AC降低,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血管弹性指标较其他组降低;冠状动脉单支、双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支、双支病变组间弹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发生多支病变时其外周颈动脉血管弹性有明显的降低。结论用E-tracking技术检测到颈动脉血管弹性的指标僵硬度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动脉顺应性的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危险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7.
葛永祥  王丽辉 《医学综述》2011,17(19):2952-2955
肝组织活检仍然是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及标本取样的误差性,患者的不合作,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最近,很多学者在多个领域进行了非侵入性方法诊断肝纤维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包括血清标志物的研究、彩超造影的研究、瞬时弹性图的诊断研究,及CT和磁共振领域的诊断研究。通过多领域的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也为临床医师综合评价肝纤维化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10月采用DCS原则治疗49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9例患者无一例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及中度腹水2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应积极按照DCS原则,选择合适的手术处理方式以减少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的1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脾蒂血管出血,无胰漏、胃底及结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左膈下脓肿1例、肺部感染5例、左侧胸腔积液7例、大量腹水9例、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2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脾动脉的妥善处理、脾周韧带及粘连的解剖分离、脾蒂血管的正确处理以及脾窝创面的彻底止血是门静脉高压症脾脏切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50万例病人死亡,其中约40%在我国,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已由70年代的15.33/10万上升至如今的27.32/10万,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之首。对Ⅰ、Ⅱ期及选择性Ⅲ期患者,施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措施,近年,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进展迅猛,早期难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自从1976年Goldstein首创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获得成功后,肝动脉栓塞化疗已成为不能切除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因肝癌是由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且肝癌对抗癌药物不甚敏感,因此相当部分病人的疗效欠佳。用放射性玻璃微球栓塞治疗肝肿瘤,具有作用持久并有后作用的的优点,对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治疗效果都具有显著效果,已成为治疗不能切除肝肿瘤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