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2和B7 1双免疫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瘤苗免疫小鼠后获得的脾淋巴细胞经mIL 12基因修饰后治疗小鼠肝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用 2 0 0PFU 细胞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Adv)将人IL 2和B7 1基因共同转染小鼠肝癌Hepal 6细胞株 ,经 80mg L丝裂霉素 (MMC)处理制备成肝癌细胞瘤苗 ,免疫同系小鼠后分离其脾淋巴细胞 (SLC) ,转染mIL 12基因 (Adv滴度 2 0 0PFU 细胞 )后注射入直径 1cm的小鼠皮下移植肝癌内 ,观察抗瘤效果。结果 转mIL 12基因SLC治疗组小鼠瘤体增加值最小 ( 0 .0 8± 0 .0 5 )cm3,与各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 [(转染BGFP基因SLC、未转染SLC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分别为 ( 3 .46± 0 .15 ) ,( 3 .5 6± 0 .2 3)和( 8.12± 0 .5 4)cm3,P <0 .0 5 ]。结论 IL 2和B7 1双基因修饰肝癌瘤苗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脾淋巴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过继免疫治疗效应细胞及携带IL 12基因的载体细胞 ;基因治疗、特异性主动免疫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结合将有更优越的抗瘤效果。  相似文献   
2.
杀伤性T淋巴细胞抗肿瘤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胞免疫,起特异性杀伤肿瘤作用的是杀伤性T淋巴细胞(CTL),国内外对其抗肿瘤的研究很广泛。本文综述CTL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机理,体内外诱导、培养、扩增方法,实验室抗瘤效果以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射频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肝肿瘤的坏死范围及安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射频联合全身化疗和单独射频治疗肝肿瘤的坏死范围及安全性。分析 6 3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患者 ,其中 2 8例接受经射频联合全身化疗治疗 ,另外 35例接受单独射频治疗。两组治疗疗效均由治疗后一个月的螺旋CT增强扫描评估。相对大肝癌组中联合化疗和单独射频两组的坏死范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各组的安全性指标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射频治疗肝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与单独射频毁损治疗相比较 ,联合全身化疗后射频毁损治疗在治疗相对大肝癌时能增大肿瘤坏死范围 ,并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4.
5.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患者HBV DNA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晶  王耀辉  夏景林  葛宁灵  陈漪  叶胜龙 《癌症》2009,28(5):520-523
背景与目的:化疗可抑制恶性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导致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肿瘤患者出现HBV激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本研究旨存了解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 catheter arterial ehemoembolization,TACE)前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含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凶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08年7月期间,162例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HBVDNA的变化.并分析HBVDNA变化与AFP的关系。结果:治疗后HBVDNA阳性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55.6%VS.71.6%,P〈0.01]。治疗前HBVDNA≥ 1×10^5/L者更易出现HBVDNA水平的下降(OR=2.7,P〈0.01);治疗后AFP的下降与HBVDNA下降有关联(OR=2.6,P〈O.05)。结论:TACE能降低HBV相关的肝癌患者体内的HBVDNA水平,特别是治疗前HBVDNA≥ 1×10^5/L者及治疗后AFP降低者。  相似文献   
6.
影响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的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的病理因素分析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介入导管手术已经公认为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安全、有效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本文从病理角度分析了影响介入疗效的因素:(1)与肝癌的病理细胞学类型有关;(2)与肝癌的血供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梗阻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首选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伴有梗阻性黄疸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患者均为单个肿瘤。结果 24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0月,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33.3%、22.2%、16.6%。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AFP水平是生存时间影响因素(P〈0.05),总胆红素水平不是影响生存的因素(P〉0.05)。24例患者术前总胆红素水平平均为70.5μmol/L,术后1月33.2μmol/L,较术前明显下降(P=0.006)。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首选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梗阻性黄疸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影响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的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病的介入导管手术已经公认为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的安全、有效的首选常规治疗方法。本文从病理角度分析了影响介入疗效的因素:①与肝癌的病理细胞学类型有关;②与肝病的血供类型有关;③与肿瘤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关;④与门静脉系癌栓的形成有关,⑤与组织内有效药物浓度的分布有关,⑥同时合并肝硬化者疗效较非合并者差;⑦与残癌组织多少有关。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几种提高TAE疗效的方法及减少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对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92例行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所有病例伴有白细胞≤3.0×10^9/L和(或)血小板≤50×10^9/L。全组292例分成3组,A组伴有白细胞减少85例;B组伴有血小板减少41例;C组同时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166例。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23.0月,1年生存率72.2%;A、B和C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6.0月、36.0月和20.0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73.6%、87.5%和69.5%。对292例患者作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白细胞≤2.0×10^9/L(r=0.657,P=0.016)、肿瘤〉5 cm(r=3.175,P=0.000)和白蛋白≤35 g/L(r=0.452,P=0.000)是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血小板计数不是生存的影响因素。60例(20.5%)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前和(或)术后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用药与否对生存没有影响。介入术后1月内随访白细胞与血小板均无明显下降,所有患者无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结论减量化疗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的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严重或少见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肝癌的严重或少见并发症. 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272例肝癌RFA治疗的严重或少见的并发症资料. 结果 272例肝癌行RFA 301次,严重或少见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3.32% (10/301),其中2例导致死亡,病死率为0.66%(2/301).10例并发症包括:腹腔出血1例,感染2例(腹膜炎合并败血症1例,胆汁瘤继发肝脓疡1例),上消化道出血3例(其中1例为胆道出血),肝动静脉瘘1例,血气胸1例,食管胸膜瘘1例,肿瘤针道播散1例. 结论 RFA严重并发症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感染、腹腔出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