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度妊高征发病人群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94例重度妊高征孕妇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流动人口重度妊高征发生率明显高于固定人口重度妊高征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高.结论:提高育龄妇女自身保健意识,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预防妊高征的发生,对妊高征早诊断、早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和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5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3年5月至2009年8月共2459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发生并发症56例,占2.27%。其中持续性宫外孕15例、出血12例、肠损伤2例、膀胱损伤2例、盆腔化脓性感染1例,与恶性肿瘤有关3例、皮下气肿21例。并发症中需开腹处理的10例,再次腹腔镜治疗3例。结论腹腔镜虽为微创手术,但仍可产生并发症;应强调手术适应证的严格选择和熟练操作,充分了解各种器械设备的性能,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行异位妊娠手术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 :对 165例异位妊娠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65例异位妊娠经腹腔镜确诊 ,并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 ,成功率为 99.3 7% ,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电视腹腔镜下治疗异位妊娠 ,手术效果好 ,痛苦少 ,恢复快 ,腹腔镜手术是异位妊娠者首选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妥塞敏用于剖宫产的止血效果。方法  80例剖宫产产妇分为妥塞敏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4 0例。治疗组 :切皮前 10min静脉注射妥塞敏注射液 1g/10ml,对照组静脉注射 0 9%生理盐水注射液 10ml,观察两组产妇胎盘娩出时及胎盘娩出后 2h的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妥塞敏用于剖宫产术 ,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子宫切除术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可通过剖腹或经阴道手术。近年来,微创手术不断发展,阴式子宫切除术由于其不必剖腹,腹壁无瘢痕,且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重新受到重视。国外报道,阴式子宫切除术占子宫切除术60%-90%,我国少数医院虽已高达90%,而大多数医院还不足10%,有的医院尚未开展这项手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二胎,其中不乏年龄较大的女性,尽管已经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但是仍然坚持生育[1-3]。为促使广大高龄产妇能在妊娠期间有效管理自己,保证健康诞下婴儿,选择本院产检并在本院生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新形势下本地区高龄再生育孕妇健康管理模式进行探究,现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娩预演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对自我效能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间在东莞市莞城医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84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表分为预演组(42例)和常规组(42例),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结果预演组患者自我护理、自我干预、分娩情绪及分娩恐惧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预演组患者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19.05%vs.45.24%,0.00%vs.11.90%,0.00%vs.14.29%,P<0.05)。结论分娩预演模式在初产妇患者中实施能提高自我效能,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B超引导下输卵管妊娠灶穿刺注射氨甲喋吟(MTX)法和MTX单次肌肉注射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的差异。 方法在B超引导下进行输卵管妊娠灶穿刺,注射MTX 10mg,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mg/d,5d为1疗程)。观察其疗效、毒副作用和输卵管通畅率,并与MTX 50mg单次肌注法+米非司酮(50mg/d,5d为1疗程)进行比较。 结果穿刺组和肌注组的成功率分别是91.30%(42/46)和74.8(77/103)(P<0.05)。前者HCG下降和阴转时间快于后者(15.7±6.3天和26.4±12.3)(P<0.05),但穿刺组腹痛加剧发生率较肌注组高,分别是63%和31%(P<0.001),且程度更严重(VAS5.6±2.1比4.1±1.7)(P<0.0005)。两组患侧输卵管通畅率结果相似,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B超引导下输卵管妊娠灶穿刺注射MTX法比MTX单次肌肉注射法疗效更好,HCG阴转时间快,但前者更易致腹痛加剧,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0.
8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丽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361-2363
目的:探讨长效醋酸甲孕酮(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临床上确诊为EM的,并自愿使用DMPA治疗的患者共89例,均于月经周期第1~5天首次臀部深层肌肉注射DMPA150mg,此后每间隔(90±7)天注射1次,半年为1疗程。每例患者必须治疗1~2个疗程。结果:用药前痛经发生率为92·1%,用药后痛经发生率下降为10·1%,且通经程度明显减轻;B超测得囊肿、结节病灶由用药前的(16·23±0·11)cm2、(13·23±3·61)cm2,分别缩小到(4·01±0·11)cm2、(1·62±0·36)cm2,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内分泌测定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孕酮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变化,E2用药前后虽有显著性变化,但均在卵泡早期水平;副反应主要为点滴出血、经期延长、闭经等月经问题。结论:DMP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明显、安全、副反应小、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