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的疗效.方法 使用美国Summit公司的SVS Apex plus准分子激光系统及Moria公司的微型板层角膜切割系统(LSK),对8例9~14岁远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进行LASIK手术,术后进行双眼视训练和系统的弱视治疗.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明显提高,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23,术后6个月平均最佳矫正视力0.65;屈光度明显降低,但平均仍残留 2.81D;8例患者全部建立同时视和融合功能,6例有立体视功能.结论 LASIK治疗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视力,恢复和建立双眼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手术并发症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应用LASEK治疗等效球镜为-7.25~14.50D的高度近视眼53例(106眼),对术中和术后产生的并发症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结果:LASEK术中并发症主要有上皮瓣剥离困难、破碎、游离、皱褶、局限性缺损等,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屈光度回退、眩光、上皮瓣溶解等。结论:严格掌握LASEK的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正确处理角膜上皮瓣的各种并发症是保证LASEK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其修复特点。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100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切口组和微切口组,分别行常规3.0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1.8mm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检查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对两组结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六角形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六角形细胞比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1d、1周中央角膜厚度增加明显,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后1d、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中央角膜厚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进一步缩小了手术切口,术后恢复更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1次/d,疗程5 ̄7d;对照组给予红霉素30mg/(kg.d)静脉滴注,2次/d,疗程7 ̄14d。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局部疼痛、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肝功能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魏酸钠(SF)对角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不同质量浓度的SF用于缝线诱导的大鼠CNV模型,观察其抑制CNV形成的效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0.025%和0.1%SF治疗组CNV面积均小于阴性对照组,以后者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1%SF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VEGF在正常角膜不表达或在上皮基底细胞有弱表达,阴性对照组染色明显增强,0.1%SF治疗组表达明显减弱;VEGF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有一致性.结论 SF滴眼液能有效地抑制CNV的生长,其抑制VEGF的表达可能是SF抑制CNV生成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更昔洛韦、纳洛酮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纳洛酮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纳洛酮组(治疗组)和更昔洛韦组(对照组),每组15人,两组病人都采用静脉给药,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更昔洛韦纳洛酮组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头痛、呕吐、抽搐、意识恢复的时间明显较更昔洛韦对照组缩短,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更昔洛韦纳洛酮组联合应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作用迅速,安全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发病状况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6例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综合治疗患儿全部治愈,未见后遗症发生。结论儿童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炎临床症状较明显,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在角膜浅层弥漫性火药伤中的应用,为角膜弥漫性火药伤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5例(39只眼)角膜浅层弥漫性火药伤患者,采用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进行异物清除。术后观察视力、角膜上皮恢复时间、眼压、远视状态和Haze等状况。结果:该手术与常规手术相比,缩短了手术时间,一只眼激光手术过程在10min以内。一次手术即可完成绝大部分的异物剔除,手术损伤小,一般在1周内角膜上皮可以完全恢复。术后在角膜光学区基本不残留角膜斑翳,术后视力显著提高。术后10d平均视力为0.6。术后患者轻度远视38例,中度远视1例。该手术产生的并发症在术中和术后也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安全性和预测性较高。结论: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在角膜浅层弥漫性火药伤中是一种方便、效果好、费用低廉并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CEE)的原因及其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04至2008年在我院行LASEK治疗的近视眼患者1911例(3814眼),年龄18~45岁,平均(25.4±6.7)岁.术前球镜屈光度为-0.75~14.00 DS,柱镜屈光度为0~5.50 DC,最佳矫正视力〉1.0.激光切削采用大光斑平面式扫描或小光斑飞点扫描.术后观察CEE情况,并进行分级,同时分析相关原因并给予对应治疗.随访1年,分别于术后第15、第30、第60、第180、第360天时随访检查,复查患者的远、近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进行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眼压和主、客观验光及角膜地形图检查.为客观分析CEE的发生情况,我们按手术先后时间分为5个时间段,并按屈光度高低进行分组分析.对CEE的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LASEK术后有75眼(1.97%)出现不同程度的CEE.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为(32.7±7.8)岁.CEE分级:术后第1天,1级56眼,2级17眼,3级2眼.各个时期均有CEE的发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及设备的更新,CEE发生率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但没有消失.CEE在所有屈光度组均有发生,CEE的发生率随着屈光度的增加有增高趋势,轻、中度组低于高度、超高度组,但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89,P=0.83533).通过短期激素冲击和加强预防感染治疗,55眼术后3 d内水肿消退,18眼术后1周内水肿消退,2眼术后2周内水肿消退.术后视力恢复情况:1个月内视力恢复延迟,半年后趋于稳定.结论 LASEK治疗近视眼术后有CEE的出现.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手术操作、激光设备、患者年龄和角膜内皮功能等都是可能的因素.通过及时的激素短期冲击和预防感染治疗,角膜可以完全恢复.LASEK手术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层间异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层间异物情况。方法:在LASIK手术的6239例(12312眼)中,对术后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病例的相关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4眼(2.47%)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其中,50眼(0.41%)采用异物剔除和冲洗等及时合理的措施处理;254眼(2.06%)无须处理。所有病例预期的矫正视力均无明显影响,冲洗后3眼出现少许边缘性角膜上皮细胞植入。结论:LASIK术后出现角膜层间异物残留并发症的比例低,多数病例无须处理。通过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可有效减少,但不能杜绝。及时合理的处理方法能提高视觉质量,LASIK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