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脏手术绝大多数需在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 ,体外循环过程对血液成分的破坏程度大 ,术中丢血和术后渗血较其他外科手术严重 ,大多数患者需术后输血。如何减少异体输血量、推广自体输血、杜绝或降低输异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和疾病正日益受到心脏外科医生们的关注。1 999年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 EPO)在国内开始临床试验和批准应用 ,上述问题通过围手术期应用 rh EPO得以解决变得更为现实。我们通过对 2 0例应用 rh EPO和 1 5例不用rh EPO心脏外科患者不同时期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网织红细胞 (Ret)的改变及失血量、用异体…  相似文献   
2.
双侧肺隔离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儿,女,4.5岁,体质量15kg。2个月前活动量大时出现气喘症状,查体发现心脏杂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降主动脉与左下肺静脉有异常交通,经心血管造影、胸部CT平扫检查诊断为肺隔离症。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心率110min^-1,律齐;胸骨左缘2~4肋间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未触及震颤;背部第6~8胸椎旁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周围动脉搏动良好。胸部X线片示:心胸比0.55。心脏彩超示:左心房、左心室明显扩大,左下肺静脉显著扩张,左心房人口内径1.5cm。心导管肺动脉造影显示左下肺动脉未显影,右下肺动脉分支较少;胸主动脉造影显示分支动脉供应左下肺,并回流至肺静脉进入左心房,腹主动脉在腹腔动脉开口上方发出一分支动脉供应右下肺,回流至肺静脉,并有一支动脉分支直接与右下肺静脉相通。胸部CT示左下肺脊柱旁可见不规则团块影,与异常血管影相连,周围可见明显肺气肿征象;左下肺血管明显增多、紊乱成团块状,支气管分支未见异常。入院诊断:肺隔离症(双下肺,叶内型),动静脉瘘(右下肺)。考虑手术如果同时切除双侧隔离肺叶,病儿可能出现呼吸衰竭,风险较大,遂决定先在全麻下切除左侧隔离肺叶。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16岁。生后4个月出现紫绀,近8年心慌蹩气。检查:Bp12.0/6.7kPa。发育差,面部、指端紫绀,杵状指(趾)。胸骨左右缘第2~3肋间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右缘伴轻微震颤。P_2减弱。化验:红细胞压积0.76,血红蛋白180g/L。心电图:右室大。X线胸片:肺血少,右室大,心胸比率0.49,升主动脉向前向右移位。B超:右室大,IVS上端有一26mm回声失落区,RVAW增厚。右心室造影电影:肺动脉瓣口狭窄,主肺动脉扩张。长轴斜位示升主动脉起自右室,位于主肺动脉前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2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Fontan类手术是"单心室"外科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改良Fontan术为体外循环(CPB)下心外管道全腔静脉—肺动脉吻合术(Total cavopulmonary anatomosis,TCPA).大量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证实,心外管道Fontan循环有通路顺畅、循环阻力小、血流能耗低等优点,但是静脉系统的人工材料有早期形成血栓,造成人工血管栓塞的危险[1].另外,人工血管需要较长时间抗凝且无继续生长潜力.现报道我们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不用人工材料的CPB心脏跳动下一期TCPA直接吻合的手术经验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1年11月至1982年5月采用肺叶切除支气管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癌5例,现作一分析讨论。一、临床资科: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30~48岁,全部是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病程2~6个月,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于6个月法洛四联症(TOF)病儿的最佳手术时机,以提高外科手术疗效,降低手术病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科2004年5月—2009年9月收治的85例小于6个月TOF病儿的临床资料。所有病儿均行TOF根治术。结果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为2.35%,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肾衰竭1例。随访75例,随访时间(36.33±25.28)个月,失访8例。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结论对小于6个月TOF病儿早期行TOF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的,手术病死率并不高于同期较大年龄TOF病儿。  相似文献   
8.
目的小结微创非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对12例继发孔型ASD患儿,年龄2~16岁,平均(5.9±3.8)岁,进行微创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全麻下经右胸第4肋间胸骨旁2~3 cm小切口入胸,根据超声心动图选择合适的封堵器类型,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关闭ASD,实时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有无残余分流以及是否累及房室瓣及冠状静脉窦. 结果12例患儿均1次封堵成功,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的时间为3~14 min,平均(6.5±3.1)min,无封堵器脱落,无残余分流.术后3~5天出院.结论经右胸小切口置入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7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ARDS的婴幼儿采用新的通气模式(1)低潮气量(6~8ml/kg);(2)高PEEP(6~12cmH2O);(3)限制气道峰压(<30~35cmH2O);(4)高呼吸频率(25~40次/分钟);(5)适当允许高碳酸血症(PaCO2≤60mmHg).同时注重液体限制、体位疗法等辅助措施,并在部分危重患儿及时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或)-氧化氮. 结果术后平均应用呼吸机时间12.73天.与以往同类病例的治疗结果相比,本组患儿无死亡,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无明显后遗症,近远期随访均满意. 结论在改良的保护性肺机械通气的基础上,辅以液体限制、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等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明显提高体外循环术后ARDS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VSD)的手术方法,总结临床应用经验,观察中期随访结果。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采用改良新型输送系统封堵技术连续对136例膜部VSD患者施行修补,年龄3个月~15岁,平均年龄1.8岁;体重4.0~26.0 kg,平均体重12.7 kg;VSD直径3~12mm,平均5.1 mm。患者经胸部微创小切口(胸骨下端3~4 cm纵行小切口或胸骨左缘第3肋间2~3 cm横切口)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于右心室表面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引导下,建立VSD输送轨道,将封堵器安放在VSD部位,封堵VSD。术后密切随访病情变化,按期复查经胸心脏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 136例患者中131例(96.3%)封堵成功,手术时间少于90 min,安置封堵器时间5~42 min(16.3±5.7 min)。89例(67.9%)采用对称封堵器,42例(32.1%)采用偏心封堵器。术后即刻用TEE监测,3例存在轻微残余分流,4例发生新的微量至轻度三尖瓣反流,但所有术前有三尖瓣反流患者未见反流加重,主动脉瓣未受影响,无左、右心室流出道梗阻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1例患者术后第4 d发生一过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但经内科处理3 d内恢复正常心律。5例(3.7%)术中改为常规体外循环手术。介入封堵成功的1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18.3±6.6个月)。随访期间3例原有轻微VSD残余分流者分流全部消失;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无血栓和溶血,无封堵器位置移动现象,未发现左、右心室流出道狭窄。手术切口隐蔽,基本不影响美观。结论在TEE引导下经胸微创封堵VSD技术不需要体外循环辅助,适用于大多数膜部限制性VSD患者,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结果尚需要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