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261例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取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分离出的主要病菌进行耐药性分析。261例CP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12株。检出率为42.9%;其中革兰阳性菌102株(91.1%),革兰阴性菌9株(8.0%);革兰阳性菌检出率远远高于革兰阴性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次是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7株葡萄球菌属细菌中,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34株(35.1%),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8.0%,其次是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为83.5%,82.5%,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大多数在30%~70%,只有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仍保持较好的抗菌活性。CBP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性。在治疗时,应在明确病原学诊断的基础上,根据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种梅毒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确诊的367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组,比较三种检验方法的准确率。结果三种方法对梅毒早期、一期、二期、三期的检验结果比较,P0.01,三种方法对梅毒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检验方法,不仅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还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保证了医患关系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及制订防控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61份标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关的防控对策,以提高血液检验标本的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结果61份血液检验标本出现的误差原因,分别为患者自身因素(29.5%),标本采集因素(42.6%),送检因素(11.5%),检验因素(16.4%)。结论影响血液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检验科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各项检验工作流程,加强专业人员专业知识学习及专业技能培训,加强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沟通,以确保血液检验标本在分析前的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53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进行Uu培养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536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检出Uu 233株,阳性率为43.5%;其中男性208例,检出59株,阳性率为28.4%;女性328例,检出174株,阳性率为53.0%。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u对交沙霉素、环脂红霉素、克拉霉素、强力霉素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9.1%、94.0%、93.6%、79.8%;对喹酮诺类抗菌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环丙沙星敏感率仅有21.0%。结论 Uu是泌尿生殖道的主要病原体,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本地区Uu治疗以交沙霉素为首选,其次是环脂红霉素、克拉霉素及强力霉素。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及药敏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肠杆菌科细菌鉴定/药敏专用板对临床分离出的7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71株大肠埃希菌有38株产超广谱一内酰胺酶(ESBLs),产酶率为53.5%。对头孢唑林、庆大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哌拉西林、复方新诺明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50%,其中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为80.3%,其次是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分别为73.2%、71.8%。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中亚胺培南敏感率达100%。其余敏感率都在90%以上。结论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亚胺培南是治疗大肠埃希菌的最有效药物。医院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在抗感染治疗前,应先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避免或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扩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